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装置.将装置内抽真空后,从a处泵入气体于玻璃仪器内,再将B中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利用电极模拟火花放电,经过b冷却后,形成的产物沉积在C中.请根据上述的说明,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闪电.
(2)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
(3)他搜集到的证据是通过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物..
(4)他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

分析 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等人所做的实验是为了证明该学说的第一步.

解答 解:如图,在米勒的模拟实验,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提供动力,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向A装置内输入的气体是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没有氧气.
b实验装置的名称是冷凝器.
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
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米勒搜集到的证据是: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
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1)模拟闪电
(2)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吗?
(3)通过实验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等有机物.
(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

点评 米勒的实验及结论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考到,要注意理解和掌握.可结合米勒的实验装置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单但能独立生活
B.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两部分构成
C.是一类比细菌小得多的单细胞生物
D.100度以上的高温都不能杀死该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能分泌胆汁,促进脂肪被消化.
(2)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突起,称为皱襞,可以加大营养物质吸收的面积.
(3)食物中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①]胃;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④]小肠.
(4)图中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是[②]肝脏、[③]胰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单眼皮、双眼皮、色盲、色觉正常,无名指长于食指,无名指短于食指…,在生物学上这些形态和生理特征叫做(  )
A.性状B.遗传C.变异D.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牛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30对,我国首例利用牛体细胞克隆出生新个体,这种经过无性繁殖的后代,其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  )
A.30对B.30条C.15对D.60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对人来说,子代的性别主要决定于亲代的(  )
A.卵细胞B.精子C.性激素D.促性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水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4条,马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64条.那么,水稻的花粉细胞和马的肝脏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12条和32对B.12条和32条C.24条和32条D.24条和64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015年2月28日,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首发,她聚焦了雾霾及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雾霾中PM2.5颗粒物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A.气管、支气管、肺泡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D.肺泡、气管、支气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小刚调查了本班同学的龋齿发生率为54%,并得出容易形成龋齿的生活习惯是(  )
A.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B.喜欢吃甜食、零食而不注意口腔卫生
C.常喝牛奶、多吃肉类
D.常吃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