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试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春天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的原因是
 

(2)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仍具有的生理作用是
 

(3)腐烂的苹果有时会散发出酒味,这是
 
作用的结果.
(4)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理由是
 

(5)比较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差别越大,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
 

(6)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
 
时期.
考点: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呼吸作用的概念,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含叶绿体;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的细胞是活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酿酒要用酵母菌;比较生物的进化关系,可以比较某种物质的差异;家蚕的幼虫吃桑叶,延长幼虫期能增加吐丝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1)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的细胞是活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苹果能进行呼吸作用.
(3)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鲸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胎生哺乳,体内有隔等.
(5)在研究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时,常用比较多方法,如比较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差别越大,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
(6)家蚕的幼虫吃桑叶,延长幼虫期能增加吐丝量.
故答案为:(1)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2)呼吸作用;(3)酵母菌;
(4)体腔中有膈,胎生、哺乳,心脏四腔,用肺呼吸等(答出两条即可);(5)越远;(6)幼虫.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但都是基础考查,平时要夯实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生理过程叫吸收,它主要在
 
中进行.
(2)图中的b、c生理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组织细胞进行
 
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肺内的氧气也是通过同样的作用进入血液.
(3)消化道中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4)西红柿、辣椒等果蔬中富含维生素C,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防治
 

(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两个过程.
(6)d箭头表示
 
气体的扩散,e箭头表示
 
气体的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虽然人类在古代就已经广泛应用发酵技术了,但直到近代才弄清发酵的原理.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口腔部的消化腺是
 
,它分泌的消化液能将部分
 
 分解成麦芽糖.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它能分泌
 
,进入消化道后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3)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菌的基因存在于字母
 
(填字母)所指的结构中.
(2)这种细菌会运动是根据图中字母
 
(填字母)所代表的结构作出推断的.
(3)当字母
 
(填字母)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
 
,以抵抗不良环境.
(4)它和动植物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你了解玉米的一生吗?如图为玉米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
(1)过程①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我们利用黄豆种子萌发可以生产豆芽,豆芽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
(2)在过程②中,玉米植株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水分,玉米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生理过程).
(3)玉米叶片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
 
;农谚说“合理密植真正好,光长禾苗不长草”,合理密植能增产的原理是因为
 

(4)如表所示为某兴趣小组的无土栽培实验方案.他们选用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两株玉米甲、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无土栽培,结果发现甲比乙生长快.你认为原因是
 

玉米苗 CO2浓度 培养液
0.06% 土壤浸出液
0.03% 土壤浸出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动物界第一大类群的动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侏儒症和佝偻病都是幼年时期缺乏营养物质所致,可通过补充营养物质来治疗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