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致病的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正确路线是( )
①咽 ②气管 ③肺 ④支气管 ⑤鼻腔 ⑥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①⑥②④③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①③②④⑥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一]______、[二]______、[三]______。
(2)蝗虫共有____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人体的胃液中含有大量盐酸,呈强酸性(pH约为1.5~3.5, pH是表示液体酸碱性强弱的程度,数值越小酸性越大、碱性越小,数值越大酸性越小、碱性越大),具有强腐蚀性。然而,胃内表面黏膜层中的黏液细胞可以分泌出一种黏液,使胃表面始终保持弱酸性(pH约为6~7),保证胃不会被腐蚀。生存于胃及十二指肠中的幽门螺杆菌(一种螺旋形弯曲的细菌)可以钻透胃壁黏液,附着生活在靠近胃黏膜层相对中性的环境中。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慢性胃病的元凶,它进入人胃后,主要_______(选填“共生”、“腐生”、“寄生”)在靠近胃黏膜层相对中性的环境中,能依靠其_______自由运动,危害胃的结构及生理。
(2)某同学为研究幽门螺杆菌,设计了如下的体外培养方法,步骤如下:
A.配制培养基;B.用盐酸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2;C.将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并灭菌;D.待培养基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幽门螺杆菌;E.将培养皿放在充有混合气体(其中氧气5%,二氧化碳10%)的密封罐内;F.将密封罐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
①该同学的上述操作中,_______存在明显错误,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项是培养幽门螺杆菌所必需的,其气体含量与空气(空气中氧气占21%,二氧化碳0.03%)不同,请你从材料中找出这样做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寻找患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有人对慢性胃炎发病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抽样调查,得到如表所示结果:
①根据表中数据,你分析感染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发病的关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青霉素杀灭效果可达到80%左右。如果青霉素灭菌的原理是破坏细菌细胞的细胞壁,那么青霉素会不会对人体细胞产生危害?为什么?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
B. 该实验探究的是空气、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 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
D. 甲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表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曲线,丙图表示心脏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内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____________,它的消化过程是图乙中的曲线___________,该过程中所需的消化液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分泌的。
(2)图乙中,营养物质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
(3)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被吸收进血液后,依次经过图丙结构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用序号表示)。
(4)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大部分氧气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 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__________进入脑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不同地质年代地层分布图,则出现在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分布规律是:
A.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古老的5号地层中
B.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肯定出现在新近形成的1号地层中
C.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一般是出现在古老的5号地层中
D.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不会出现在新近形成的1号地层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填出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结构名称:①______;⑦______。
(2)图乙中标号⑥和⑦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⑨)_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______里有少量的滑液,从而使关节活动灵活。
(3)人体完成图甲所示动作时,③、⑤分别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将B处的上下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的变化。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
(2)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发现绿色部分变成_____色。
(3)加碘液后,发现A,_____两处均不变蓝。
(4)本实验有2组对照实验,其中一组是A和C,其变量是_____,可得出的结论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