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请结合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简称EVH,是一种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导致的烈性传染病.埃博拉病毒,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这些器具应进行彻底消毒,而最可靠的方式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埃博拉病毒是引起EVH的病原体.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埃博拉患者属于传染源.
(3)若疫苗研制成功接种到人体内,能使人体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4)为了防控EVH疫情,要积极发现感染病例,隔离患者.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控制传染源;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进行彻底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分析 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解答 解:(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埃博拉病毒是引起EVH的 病原体.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传染源、传播途径 和 易感人群 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埃博拉患者属于传染源.
(3)若疫苗研制成功接种到人体内,能使人体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 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4)为了防控EVH疫情,要积极发现感染病例,隔离患者.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控制传染源;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进行彻底消毒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病原体
 (2)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
(3)抗体;特异性免疫
(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病毒和传染病的知识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①~④表示麻醉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中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肺换气,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气体扩散进入血液的.
(3)图中血管[6]的名称是肺静脉,流动脉血.
(4)血液由[4]射出,流经[7][8]到[1]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4]与[7]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其控制血液由4流到7.(填番号)
(5)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作用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为A、B、C、D、E)被消化程度,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Y表示脂肪消化过程.
(2)淀粉是在[A]口腔部位开始被消化,脂肪是在[D]小肠部位开始被消化,蛋白质是在[C]胃部位开始被消化.
(3)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D]小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豌豆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选种时,该小组同学对豌豆种子的结构进行了观察,发现胚是有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的.
(2)该小组同学将所选择的种子平均分为两份,一份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另一份种植自爱肥沃的土壤中(两份种子均满足萌发所需要的自身和环境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两份种子都萌发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来自种子内部.
(3)观察发现,由①→②过程中,胚根突破种皮发育为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由②→③的过程中,豌豆幼苗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根、茎和叶中的导管.
(4)③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产生④;④中最主要的结构是花蕊,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⑤(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中耳炎大多是因为细菌从何处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  )
A.外耳道B.咽喉C.半规管D.咽鼓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的这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更加灵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桃的花和果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②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③花和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④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