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如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分析 (1)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使抗原失活,抗原被消灭后,抗体还存留在人体内,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4)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免疫力.再次接受抗原刺激时,记忆B细胞直接接受刺激并迅速分化产生大量效应B细胞,因此,再次免疫比首次免疫时所花时间大大缩短,抗体的产生较第一次快、量多且持续时间长.

解答 解:A、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减少.当第二次,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开始繁殖,抗体的数量便会急剧膨胀,比病毒要多得多,然后病毒开始减少,抗体也随之减少.因此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A正确;
B、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因此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特异性免疫,不是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C正确;
D、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D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体消灭抗原后,抗体仍然存留,但是会慢慢减少.第二次抗体的增值要比第一次大的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下列动物有口有肛门的是(  )
A.
蛔虫
B.涡虫C.
水螅
D.
华支睾吸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上有很多的片段,每个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就是基因
B.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中只含有DNA分子
C.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D.每条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某父子俩,请问儿子从父亲体内得到的染色体是(  )
A.22对+YB.22对+XC.22条+YD.22条+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示,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一类生物是草,它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
(2)此生态系统中有4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
(3)此食物网中狐、蛇、鹰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鹰和狐是竞争关系.
(4)如果大量猎鹰,会导致草场退化.一旦停止猎鹰,这个草原生态系统又会逐渐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
(5)若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角度看,狐体内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的根本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观察动物走迷宫的实验,看出老鼠尝试错误的次数比蚯蚓要少,通过研究说明蚯蚓和老鼠的走迷宫的行为是常见的学习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寄生生活B.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及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依次是(  )
A.子叶、胚芽B.胚乳、胚根C.子叶、胚根D.胚乳、胚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