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请分析回答:
(1)HIV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属于传染源.
(3)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艾滋病疫苗在免疫中属于抗原,注射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如果研制成功,这种疫苗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有效吗?无效.
(4)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不会(填“会”或“不会”)感染艾滋病.

分析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其传染源是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HIV能够攻击和杀伤人体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艾滋病疫苗还没研制成功,目前预防艾滋病要解决的问题是研制艾滋病疫苗.

解答 解:(1)艾滋病病毒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
(3)艾滋病疫苗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属于抗原.这种免疫是人出生后产生的,只针对艾滋病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这种疫苗只起预防作用,不能治病.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
故答案为:(1)蛋白质的外壳;
(2)传染源;
(3)抗原;特异性;无效;
(4)不会.

点评 明确有关艾滋病的有关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其中发生气体交换的有(  )
A.B.①③C.②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产生淀粉)”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同一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可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变为黄白色
D.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未遮光部分不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制作酸奶和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B.醋酸菌C.乳酸菌D.霉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B.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
C.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研究发现,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人和猿在骨骼结构上几乎相同;人和猿的盲肠都有阑尾;人和猿在胚发育的前五个月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C.人比现代类人猿高等D.现代类人猿将来也能进化成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把鸟卵的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进行搭配(只填序号)
A、系带  B、卵黄  C、卵壳  D、胚盘  E、气孔
(1)有保护作用的是C;
(2)气体交换的场所是E;
(3)固定卵黄的是A;
(4)胚胎发育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B;
(5)含有细胞核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1条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绿色植物.
(2)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成分),将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3)图中能够若加入阳光、空气、土壤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4)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么它们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虫→鸟.(用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如下图,分析并解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①②两支试管作为对照,探究的问题是唾液会影响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吗?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应选用①③两支试管进行对照.
(3)将三支试管都放入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①,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