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物种多样性最基本的原因是( )
A.物种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植物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因此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是基因多样性。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个母亲生了一对“龙风胎”(一男一女),其原因是( )
A.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结合B.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
C.两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结合D.同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帮助分解动植物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课上同学们观察了细菌和霉菌的菌落,下列描述中符合细菌菌落特点的是( )
A.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B.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C.呈现不同的颜色
D.比霉菌的菌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我国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有些珍稀动植物也濒临灭绝,例如有植物界“活化石”和“中国鸽子树”之称的是( )
A.水杉B.珙桐C.洋槐D.长白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天时,走进森林会感觉空气凉爽,清新。这与植物的那些生理活动密切相关?( )
A.蒸腾作用 和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和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我国南方地区,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容易感染血吸虫。血吸虫的成虫主要生活在( )
A.清澈见底的河底中B.寄生在鱼虾体内
C.寄生在钉螺体内D.寄生在人的体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工蜂找到蜜源后回蜂巢跳“8字舞”
B.乌贼遇到天敌时喷出墨囊里的墨汁
C.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展开巨大的尾屏
D.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
(2)作出假设: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④重复③步骤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昆虫 |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
开始数目 | 幸存数目 | 开始数目 | 幸存数目 | 开始数目 | 幸存数目 | |
绿色昆虫 | 20 | 9 | 27 | 13 | 39 | 20 |
灰色昆虫 | 20 | 5 | 15 | 4 | 12 | 2 |
A:第三代中____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_____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______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4)得出结论:______。
(5)思考与交流: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昆虫的绿色属于 ______ 变异;从能否传给后代的角度分析,昆虫的绿色属于 ______ 变异,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