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请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方括中填写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与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在[6]肺部毛细血管处进行交换,由此血液的性质产生了变化,即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血液能在人体血管中循环,其动力来自心脏,它将血液泵至全身.
(3)若某人患急性肺炎,需上肢静脉点滴药液.试写出药液从其上肢静脉到达肺部经过的路径:15→1→2→16→6(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研究证明:血管[13]中的血糖含量在饭后会出现如图2AB段曲线的变化,原因是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但一段时间后,血糖含量会如图2中CD段曲线所示,原因是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分析 图示1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上肢和头部的动脉,6是肺部毛细血管,7是主动脉,8是肺静脉,9是下肢、躯干、和内脏器官的动脉,10是小肠内的毛细血管,11是身体下部的毛细血管,12是静脉,13是肝门静脉,14是下腔静脉,15是上腔静脉,16是肺动脉,17是静脉,18是身体上部的毛细血管.图2中AB段表示血糖浓度在饭后迅速升高,BC段以及CD段表示血糖在胰岛素的调节下恢复正常.

解答 解:(1)血液与肺部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即血液流经[6]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它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里循环流动,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3)若某人患急性肺炎,在上肢静脉点滴药液,药液随血液循环流动到肺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即图示中的15→1→2→16→6.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血管[13]肝门静脉回收的是来自小肠内毛细血管的血液,在该处,食物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血糖浓度随之升高;此时,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并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了血糖的浓度.即右图中的曲线所示:饭后血糖浓度升高,一段时间后,血糖含量趋于稳定.
故答案为:(1)6肺部毛细血管;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心脏
(3)15→1→2→16→6;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点评 此题考查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胰岛素的作用;认真识图有助于解答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杨贵妃爱吃荔枝的事.荔枝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吃荔枝时吐出的核由哪部分发育来(  )
A.子房B.胚珠C.柱头D.花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项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乌龟、青蛙、鳄鱼B.大鲵、小鲵、乌龟C.蝾螈、大鲵、蟾蜍D.蟾蜍、鳄鱼、海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人体某一反射活动的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B.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C.该反射活动属于简单反射
D.该反射活动与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细胞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挤压水果得到的果汁来自细胞中的液泡
B.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均等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去
C.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是由于核中存在DNA
D.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叶绿体和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医生在治疗感染H7N9病毒的患者过程中,发现抗病毒药物对一些重症患者很难起作用,研究证明H7N9病毒已出现变异.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H7N9病毒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的变异
B.抗病毒药物使有耐药性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了下来
C.抗病毒药物的质量越来越差
D.H7N9病毒的繁殖速度越来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探究
某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选择了一种盆栽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无叶绿体)界限清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步骤一:10:00时安装好实验装置,并将装置置于光下;
步骤二:15:00时将叶片A、B同时摘下,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B两叶片的绿色部分都变蓝,非绿色部分无变化.
(1)从实验装置看,该装置可探究的两个变量是叶绿体、二氧化碳.
(2)请分析:A 叶片非绿色部分无变化的原因是缺乏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B叶片绿色部分变蓝的原因是B叶片绿色部分有淀粉.
(3)实验现象表明实验失败,你认为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步骤才能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应该先将盆栽斑叶植物放黑暗处一昼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图一中的[4](填序号)被消化和吸收后,随着血液流动到达图二中的
[1],而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各组织细胞.
(2)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迅速起跑,这属于条件反射,动作的完成依赖骨、骨骼肌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跑步时呼吸明显加快,更多的气体进入图三所示的结构,当血液由1流向2时,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3)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80升,而派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与[5]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