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 |
B. | 颁布了《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 | |
C. | 建立了穹窿山茅蓬坞自然保护区 | |
D. | 在白马涧、天池山就地就保护桃花水母 |
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
解答 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围湖造田,垦荒种粮,是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
故选:A.
点评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血液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组织,它是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 | |
B. | 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器官,它不仅能分泌胆汁,还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起来,还能将一些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 |
C. | “红灯停、绿灯行”属于简单反射,该反射活动需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 | |
D. | 为防止血液倒流,各处动脉中有动脉瓣,各处静脉中有静脉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组别 | 实验材料 | 浸泡溶液及时间 | 其他条件 | 保存时间 | 变质个数 |
甲 | 樱桃番茄50个 | 2L蒸馏水,2小时 | 相同 | 10天 | 40个 |
乙 | 樱桃番茄50个 | ①,2小时 | 10天 | 8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1 | 2 | 3 | 4 |
A |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绿色植物 | 生产者 |
B | 动物 | 无脊椎动物 | 节肢动物 | 昆虫 |
C | 种子植物 | 被子植物 | 裸子植物 | 双子叶植物 |
D | 纲 | 科 | 目 | 种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检验项目 | 测量结果 | 参考区间 | 单位 |
血红蛋白 | 95 | 110-150 | g/L |
尿蛋白质 | 阳性 | 阴性 | g/L |
游离甲状腺激素 | 25 | 12.00-22.00 | ng/dL |
空腹血葡萄糖 | 10.5 | 3.9-6.1 | mmol/L |
A. | 血红蛋白的化验结果说明此人贫血,平时饮食中应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 | |
B. | 尿蛋白质的化验结果说明此人肾脏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 | |
C. | 游离甲状腺激素的化验结果说明此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患有甲亢 | |
D. | 空腹血葡萄糖的化验结果说明此人胰岛素可能分泌不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现象 |
甲 | 日光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日光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A. | 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 B. | 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 ||
C. | 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 D. | 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有充足的空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 | |
B. | 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唾液的作用分不开 | |
C. | 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 | |
D. | 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