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解答 解:(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乙肝病人或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甲肝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免疫的第三道防线,该抗体只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传染源;(2)保护易感人群;(3)抗体;特异性免疫.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概念、流行环节以及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水稻幼苗细胞失水 | |
B. |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水稻幼苗细胞吸水 | |
C. | 土壤溶液浓度过低,水稻幼苗细胞失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制造工具 | |
B. | 同源器官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 |
C. | 现在的鸡品种多样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
D. |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 | |
B. | 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 |
C. | 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 |
D. | 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