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如图这种血管结构,存在于(A、C表示小动脉,B示毛细血管)(  )
A.真皮层B.支气管C.肾小球D.肾小管

分析 肾小球是一类特殊的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时,发生滤过作用,不发生物质交换,两端所连的血管都是小动脉.

解答 解:真皮层、支气管、肾小管等部位的毛细血管,流入的一端连接着小动脉,另一端连接着小静脉;血液从这几个部位的毛细血管流过时,发生物质交换(包括气体交换);肾小球是一类特殊的毛细血管网,两端所连的血管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只有肾小球特殊,两端都连接着小动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的实验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
A.促进光合作用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净化空气D.促使实验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现象不属于变异的是(  )
A.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暗室中培养的蒜黄为浅黄色D.一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女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血管中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
A.下肢静脉B.上肢静脉C.毛细血管D.下肢动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从猿进化到人的标志是(  )
A.钻木取火B.手的使用C.直立行走D.群居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教材,回答问题
2012年10月,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勒夫科维兹与布莱恩•K•卡比尔卡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莱夫科维茨于1968年采用放射现象追踪细胞受体,他将碘同位素附着于不同激素,在放射物的帮助下成功揭示了一些受体.20世纪80年代,该领域研究又有了跨越式发展,科比尔卡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将β-肾上腺素受体的基因信息从庞大的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出来.科研人员发现,β-肾上腺素受体与眼中能捕获光线的受体相似,他们并意识到,一定存在一个看起来相似且功能模式相同的受体家族.目前,约有一半药物都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而实现药效的,因此研究和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至关重要.
(1)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A不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填:A或B.A:“质子数、中子数“B:“中子数、质子数”)
(2)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生物体性状的DNA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的菌落比较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B.条件适宜时,细菌用孢子繁殖后代
C.有些细菌有鞭毛,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D.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下产生的生殖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等三校八年级上月考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是枝条和叶芽的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1)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 ,b、c为

(2)枝条的c可由叶芽中的[ 3 ] 发育而来.

(3)在芽的发育过程中,叶原基发育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它广布于非、亚、欧地区,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