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处理 |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绵羊 | 注射脱病菌 | 没有患炭疽 | 注射强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 |
乙组绵羊 | 不注射脱毒病菌 | 没有患炭疽 | 注射强毒病菌 | 患炭疽 |
分析 (1)人体的免疫包括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上述两道防线叫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蛋白质叫做抗体,起到消灭病原体的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人类的传染病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四类传染病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传染病类别 |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 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 | 发病季节 | 常见病例 |
呼吸道传染病 | 呼吸道黏膜、肺 | 飞沫、空气传播 | 冬、春 |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猩红热等 |
消化道传染病 |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 饮水和食物传播 | 夏、秋 |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
血液传染病 | 血液和淋巴 | 吸血昆虫传播、血液、体液、性传播等 | 四季 |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艾滋病等 |
体表传染病 | 皮肤和体表黏膜 | 接触传播 | 四季 |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癣等 |
解答 解:(1)炭疽是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与绵羊等动物的细胞相比,炭疽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炭疽杆菌具有细胞壁,无成形的细胞核.
(2)题干中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脱毒病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抗体,获得了免疫,属于预防接种,产生抗体;当第二次注射活性病菌后,由于体内具有了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获得了免疫能力,可以抵抗该病菌,所以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该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畜炭疽病菌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
(3)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注射脱毒病菌,甲组注射了脱毒病菌为实验组,乙组未注射,起到对照作用,为对照组.
(4)带菌的牛、羊等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属于 传染源,为防止传播该病,各国卫生部门加强对邮件等物品的检疫,采取这一措施属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切断传播途径,炭疽病能够引起皮肤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的广泛水肿.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炭疽病属于体表传染病.
故答案为:
(1)炭疽杆菌具有细胞壁,无成形的细胞核
(2)第一次处理后体内有了抗体; 特异性免疫; 抗原
(3)对照
(4)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体表(接触性)
点评 关键:知道注射死的或毒性弱的病毒可以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为特异性免疫.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 |
B. | “组织”都由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所形成 | |
C. | 桃树的叶、人的心脏都属于“组织”这一层次 | |
D. | 人体比桃树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卵细胞产生和雌性激素的分泌场所分别是卵巢和子宫 | |
B. | 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 | |
C. | 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 |
D. |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名 称 | A羊 | B羊 | C羊 |
控制毛色的 基因组成 | DD | Dd | dd |
作 用 | 提供乳腺细胞的细胞核 | 提供去核的卵细胞 | 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