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2009年春季,源自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请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会感染肺炎、呼吸衰竭及健康状况恶化甚至死亡.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斯他韦敏感,患者在发热48小时内服用,效果十分显著,36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
材料二:我国已经采取多项措施进行防控和预防,如:①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对来自疫区的旅客进行体检;②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③对航空器进行严格消毒,及时做好医护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的防护工作;④迅速投入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工作;⑤加强锻炼,搞好个人卫生.
(1)出现流感疫情的地区,口罩成为当地的时用品,根据你从各方面了解的知识,判断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如果没有奥斯他韦,请分析是否可以用抗生素来治疗?不可以,为什么?甲型H7N9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疗效,所以该病不可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材料二中,我们针对该病采取的预防措施中,①②属于控制传染源,③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④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如果研制出治疗该病的减毒疫苗,在免疫学上该疫苗相当于抗原.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于人体后,刺激体内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分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3)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4)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解答 解:(1)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进行传染.甲型H1N1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其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甲型H1N1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奥司他韦是针对病毒的特效药.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疗效,对病毒无效,所以该病不可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①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对来自疫区的旅客进行体检、②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③对航空器进行严格消毒,及时做好医护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的防护工作,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④迅速投入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生产工作、⑤加强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如果研制出治疗该病的减毒疫苗,在免疫学上该疫苗相当于抗原.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于人体后,刺激体内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故答案为:(1)飞沫、空气;不可以;甲型H7N9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疗效,所以该病不可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抗原;抗体.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预防措施以及疫苗的作用和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过程①和②中,需要消化酶的是过程②.过程③发生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2)对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清楚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这是为了保证图中过程B1(填“B1”或“B2”)的通畅.
(3)结构[5]中流动的是动脉血,结构[2]内的液体为原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Aa,那么他们所生的一个子女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A.AAB.Aa或aa
C.AA、Aa、aa 中的一种D.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自去年至今,埃博拉疫情席卷西非地区,造成上万人丧命.埃博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1)埃博拉病毒结构非常简单,无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其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
(2)对患者检查采血时,针刺破皮肤,病人会感觉到疼痛.如图所示,痛觉形成的神经传导途径是A→C→E→F→H.(用箭头和图中代码表示)
(3)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病人的血液、唾液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4)“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看到这些有关埃博拉病毒的描述,对埃博拉疫情会充满恐惧,这是一种复杂反射,参与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有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从文字中看出控制传染源是预防埃博拉疫情的重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4年以来,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我国政府迅速组织专业医疗队伍支援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在国际上赢得了普遍赞誉.
(1)埃博拉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该病的病原体(填“病原体”或“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在结构与动植物的最大不同是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勤洗手、室内通风换气,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临床诊断为埃博拉患者或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3)近日,由我国研制的埃博拉疫苗经过临床试验安全有效,并已投入生产.注射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抗原,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果要使蝌蚪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育成青蛙,可喂养(  )
A.含生长激素的饲料B.含性激素的饲料
C.含胰岛素的饲料D.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仅能使用工具;“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B.现代类人猿包括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猩猩,并且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C.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D.动脉血是指含氧和养料多的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对一般生态厕所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残渣可做肥料B.一般具有地下沼气池
C.可以产生沼气作燃料D.沼气池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的
B.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不会破坏自然环境
C.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减弱温室效应
D.人口过快增长能扩大内需,因而对环境会产生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