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200 | 58 | 6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B.甲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学习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两性生殖系统来完成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B.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C.人体受精及胎儿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
D.胎儿形成和出生的顺序是:受精卵→胚胎→胚泡→胎儿→分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移动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如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盐水浓度/发酵天数 | 第3天 | 第5天 | 第7天 | 第9天 | 第11天 | 第13天 |
1号坛4% | 1.6 | 3.2 | 3.8 | 3.5 | 3.4 | 3.2 |
2号坛6% | 1.2 | 5.5 | 4.0 | 1.8 | 1.2 | 1.2 |
3号长8% | 0.5 | 2.0 | 1.8 | 1.6 | 1.5 | 1.2 |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知道:泡菜中亚硝酸的含量随着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_____。
(2)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实验中除了盐水的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质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等都必须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
(3)兴趣小组又在25℃时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的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温度下,制作泡菜所用的微生物通过_____方式快速繁殖,并分解糖类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4)通过上述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制作泡菜时,为了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我们应该怎么进行发酵?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但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相差较大,如表:
平均温度(℃) | 甲地 | 乙地 |
白天 | 33 | 33 |
夜间 | 12 | 22 |
甲地甜瓜比乙地甜瓜含糖量高的原因是
A.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
B.乙地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光合作用
C.两地白天光合作用相同,甲地夜间温度低,甜瓜植株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多
D.两地白天光合作用相同,乙地夜间温度高,甜瓜植株呼吸作用旺盛,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