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探究
我国农村许多地方都有制作米酒的习俗,家庭制作米酒有如下几道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于温暖的地方。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和毛巾均要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米酒的操作步骤______(用工序中的序号表示)。
(2)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
(3)将该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_______。
(4)酿好的米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气体造成的。
(5)有一位同学按上述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出来,这位同学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④⑤③①② 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 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二氧化碳 经常打开容器,杂菌感染。(或器皿消毒不严、器皿没盖严、酒曲含杂菌等。)
【解析】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有重要的应用,如酿酒要用到酵母菌。
(1)在制作甜酒时,首先要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然后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和毛巾均要求消毒)。蒸熟后,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接着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使之充分混合,将糯米饭压实后挖个小坑,淋上一些凉开水,最后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入温暖的地方即可。故正确的制作顺序是④⑤③①②。
(2)30℃是酵母菌生活的适宜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就不能发酵产生酒精。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酒曲粉末中的酵母菌。
(3)酵母菌需要适宜的温度,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并进行充分发酵。
(4)制酒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酿好的米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的。
(5)制酒的过程中要保证无其它杂菌的进入,否则制出的酒有酸味或甜味没制出来,糯米饭反而发霉了,因此制酒时要注意密封,不能随便打开容器,所有的器皿要消毒干净,用的酒曲要纯正等,以避免其它杂菌的污染。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对于那些美味的大型海洋鱼类,如金枪鱼和鱈鱼,绝对算不上一个好时代。由于过度捕捞,这些鱼类以及其他项级捕食者的数量呈直线下降,而被金枪鱼和鳕鱼等大型鱼类捕食的小型鱼类数量如沙丁鱼和凤尾鱼,却暴涨了130%,与此同时,一些海洋藻类植物的生长情况亦不容乐观。研究人员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办法便是减少捕捞大型鱼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海带等海藻属于_____,它可以通过_____作用转化积累化学能,为金枪鱼、鳕鱼等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写出该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许多条食物链组成食物网,在该海洋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_____流动和_____循环。
(3)科学研究发现,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该生态系统的_____有关。当海洋中的大型食肉鱼类持续被人类大量捕捞后,最终将造成海洋生态系统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使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______。(填“减少”或“增加”)。
(4)资料中该海洋生态系统中大型鱼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提出一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措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我市的白浪河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下列属于白浪河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河中的细菌、真菌B.河中的水草、睡莲
C.河中的鲤鱼、鲫鱼D.照射到河中的阳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探究题
同学们发现树林里的落叶层层堆积,不同区域和深度的落叶被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探究影响细菌分解落叶的条件,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 材料处理 | 用打孔器在同种叶片取质地相同的圆片60片,均分为3份平铺于在个锥形瓶中,标为A、B、C三组,高温蒸煮后备用。 | ||
步骤2 实验操作 | A组 | B组 | C组 |
接种等量的同种细菌 | |||
遮光处理 | 遮光处理 | 正常光照 | |
去除氧气 | 通入氧气 | 通入氧气 | |
步骤3 恒温培养足够时间 | 30℃ | X℃ | 30℃ |
实验结果 | 圆片未被分解 | 圆片被完全分解 | 圆片被完全分解 |
请根据以上探究步骤和结果,分析回答:
(1)实验步骤1“高温蒸煮”的目的是:对实验材料进行_____处理。
(2)实验步骤3中,“恒温培养”的目的是_____。“X”代表的数值是_____,设置此温度是为了在对照实验中确保_____。
(3)以上实验形成_____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为是_____、_____。
(4)由B、C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米勒向装置中输入了水蒸气、氨、氧气和氢气等
B.米勒的成功说明在现今地球环境条件下,一定能产生原始生命
C.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D.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能转变成有机小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由陆生向水生进化B.哺乳类由鸟类进化而来
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植物都生活在海洋中D.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些珍稀动物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灭。科学家认为,下列哪种技术为挽救这些珍稀动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
A.转基因技术B.克隆技术C.发酵技术D.酶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试据下面的报道分析回答问题。
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撞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院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而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屋┅┅闻讯赶回家的主人,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遁进了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食人烟,只会嚎叫,追随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是___行为,从行为的功能上看是_____行为,这一行为的产生与母狼体内的激素调节有直接关系。
(2)“狼孩“的表现说明了正常人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即___行为;该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而且学习能力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越________(填“大”或“小”)。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从狼孩的故事中,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什么启示 ?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