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过程 | 基本要求 |
提出问题 | 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 |
作出假设 | 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
制定计划 | ①拟定计划;⑦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 |
实施计划 | 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 |
得出结论 | ①描述现象;⑦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沦 |
表达和交流 | 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
解答 解:(1)作出假设:随着气温的升高,鸣叫的知了只数会增多(或鸣叫知了的多少与气温有关).提出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
(2)该实验目的是探究“随着气温的升高,鸣叫的知了只数会增多”实验变量是温度,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温度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如选取的知了的性别、个体大小、数量等都应该相同,知了雄性个体会鸣叫,雌性个体不会鸣叫.将数量相等、大小相同的雄性知了分为两组,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观察并记录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选项D符合题意.
(4)分析实验结果绘制的折线图,得出的结论是:鸣叫知了的只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
故答案为:(1)随着气温的升高,鸣叫的知了只数会增多(或鸣叫知了的多少与气温有关);
(2)雄性;雄性个体会鸣叫,雌性个体不会鸣叫;
(3)D;
(4)鸣叫知了的只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结合题意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61 | 55 | 42 | 32 | 25 | 21 | 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①③⑤ | C. | ②④⑥ | D. | 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它的形成不依赖个体生活的经验 | |
B. | 它对动物适应环境没有什么意义 | |
C. | 它是动物生来就会的 | |
D. | 它是动物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