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以下叙述与其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是(  )
A.小肠皱壁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B.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等多种消化液D.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分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解答 解: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的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不符合题意;
B、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等多种消化液,与消化有关,与吸收无关,符合题意;
D、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是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会用到的器具是(  )
A.滴管B.试管C.载玻片D.盖玻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和优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将下列疾病名称与可能的病因,用线连接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以下关于人类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古人类用火烤熟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
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
C.现代的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森林消失与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  )
A.B.C.D.食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B.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C.③能吞噬进入体内的病菌D.①和③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心脏及其相连的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D]左心室,与之相连的血管是[④]主动脉;心脏的四个腔中,流静脉血的是[A]右心房和[C]右心室.
(2)图中②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
(3)若血液流经某个器官后,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则可以判断这是血液循环路线中的体循环(填“体循环”或“肺循环”).
(4)小明患了肺炎,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需要经过1次心脏到达患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材料一:隋唐时期,我国医学家孙思邈在一个地区发现:当地的穷人中,有很多人皮肤粗糙、干燥患有“雀目”,孙思邈称之为“穷病”.而当地的富人中,有很多人患有神经炎病,这种病人一般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孙思邈称之为“富病”.孙思邈后来通过食物疗法,治好了“穷病”和“富病”.
材料二 194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经过好望角去印度的航行中,同船的160名水手就有100人被坏血病夺去生命.但后来船员们知道吃一些水果或蔬菜,哪怕是野果或野菜就可以来治疗这种疾病.
(1)材料一中“穷病”主要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你能推测出“雀目”是什么病?夜盲症.“富病”主要是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
(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水果或蔬菜里含有维生素C,可以防治坏血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