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该同学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叶片丙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叶片甲的见光部分和遮光部分、乙叶和丁叶,目的分别是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是二氧化碳.
解答 解:(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或24小时)(目的是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防止影响实验).
(2)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叶片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白色.
清水漂洗,染色:滴加碘液染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
(3)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丙叶的绿色部分以及丁叶,有光照、有叶绿体、有二氧化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清洗后,滴碘液变蓝色.
(4)叶片乙绿叶部分由于放置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绿叶没有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而叶片丁绿叶处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所以滴加碘液变蓝,二者对比得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片丙白斑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而叶片甲绿叶见光处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所以滴加碘液变蓝,二者对比得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此外甲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5)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植物体内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
故答案为:(1)将植物暗处放置24小时以上;(2)隔水;(3)ADF;(4)二氧化碳;光和叶绿体;(5)蒸腾作用.
点评 实验中所用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这样塑料袋内的叶片所处的环境中就没有二氧化碳了.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产者 | B. | 消费者 | ||
C. | 分解者 | D.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甲 | 乙 | 丙 | 丁 | |
培养基 | 1号 | 2号 | 1号 | 2号 |
培养瓶数 | 5 | 5 | 5 | 5 |
每瓶接种数目 | 10 | 10 | 10 | 10 |
培养条件 | 光照16h/天,25℃ | 光照16h/天,25℃ | 黑暗,25℃ | 光照16h/天,10℃ |
实验结果 | 绿色 | 黄色 | 黄色 | 黄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 |
B. | 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形成层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 |
C. | “树怕剥片”的原因是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 |
D. |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试管 编号 | 蛋白 方块 | 淀粉液(1mL) | 酵素X (3mL) | 酵素Y (3mL) | 稀盐酸(3mL) | 蒸馏水(3mL) | 结果 | |
蛋白方块 | 淀粉 | |||||||
甲 | + | + | + | - | + | - | 消失 | 存在 |
乙 | + | + | + | - | - | + | 存在 | 存在 |
丙 | + | + | - | + | + | - | 存在 | 存在 |
丁 | + | + | - | + | - | + | 存在 | 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 B. | 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 ||
C. | 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 D. | 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