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1号和2号试管这组实验,2号试管起对照作用.变量是唾液.
(2)实验现象:2号试管里的颜色是变蓝(填“变蓝”或“不变蓝”),其原因是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 1号试管的颜色是不变蓝.(填“变蓝”或“不变蓝”).
(3)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 解:(1)1号和2号试管这组实验,2号试管起对照作用.变量是唾液.
(2)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3号试管不搅拌馒头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浅蓝色.所以实验现象:2号试管里的颜色是变蓝(填“变蓝”或“不变蓝”),其原因是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 1号试管的颜色是不变蓝.(填“变蓝”或“不变蓝”).
(3)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 舌的搅拌有关.
故答案为:(1)对照;唾液
(2)变蓝;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不变蓝
(3)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水体中受到DDT的污染后,在浮游植物→小鱼→大鱼→鹰这条食物链中,通过生物富集,哪种生物的体内DDT含量最高(  )
A.浮游植物B.小鱼C.大鱼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近视眼应该佩戴近视镜加以矫正,近视镜是(  )
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反射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将人体所需要的六种营养物质与其在人体内的作用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A.--dB--eC--bD--cE--f F--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血液从[3]肾小球滤过到[6]肾小囊腔成为原尿.
(2)原尿经过[7]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与[3]内液体相比,[6]内液体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4)与原尿相比,尿中不含葡萄糖,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6)图中流动脉血的结构序号是1、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如图为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示意图.
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中加入2毫升唾液.据图回答问题.
①如果分别向A、B两试管中滴入2滴碘液,再将两支试管震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浴热十分钟,内容物变蓝色的试管是A,唾液淀粉酶可以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②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起对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蚕豆中含量较高的营养物质是淀粉,你认为淀粉主要储存在(  )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患有“脑血栓”的病人四肢没有任何损伤,都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是因为哪个结构受损伤(  )
A.肌肉B.血管C.大脑D.脊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