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 解:(1)图中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
(2)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这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在鹰体内累积最多.
(4)该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草
(2)5;草→鼠→蛇→鹰
(3)鹰
(4)自动调节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生物富集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甲 | 乙 | |
白天 | 33℃ | 33℃ |
傍晚 | 12℃ | 22℃ |
A. | 甲地光合作用比乙地强 | |
B. | 甲地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呼吸作用强 | |
C. | 甲地光合作用和乙地相似 | |
D. | 甲地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呼吸作用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左心室、右心房 | B. | 右心房、左心室 | C. | 右心室、左心房 | D. | 右心室、左心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BC段曲线表示的是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 |
B. | 若y表示某温室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则B点是凌晨刚天亮时 | |
C. | 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呼吸过程中的呼气过程 | |
D. | 在某封闭草原有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则y表示一定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