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英国有浅色和灰色两种桦尺蛾,都喜欢栖息在树干上,它们是由一种桦尺蛾进化而来的.一位科学家在实验污染区和未污染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放养及捕捉情况时,得到如下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环境实验浅色桦尺蛾灰色桦尺蛾
未污染区放出数量500500
重新捕捉数量22135
污染区放出数量500500
重新捕捉数量39281
(1)工业污染以前,浅体色对桦尺蛾本身而言是一种
 
,而出现灰色桦尺蛾属于
 
变异.
(2)工业污染以后,灰色桦尺蛾的捕捉数量远大于浅色桦尺蛾,说明灰色个体与此时的环境是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同一区域内浅色桦尺蛾和灰色桦尺蛾数量随环境的变化是
 
 的结果.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专题: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1)工业污染以前,浅体色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更容易生存,因此浅体色对桦尺蛾本身而言是一种 保护色,而灰色桦尺蛾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因此,出现灰色桦尺蛾属于不利变异.
(2)工业污染以后,灰色桦尺蛾的捕捉数量远大于浅色桦尺蛾,说明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灰色桦尺娥(即具有保护色的桦尺娥)更容易生存,同时说明了灰色个体与此时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3)污染区的树干的颜色由于污染物的排放而逐渐变成了深灰色,而未污染区的树干的颜色是浅灰色的;由表中数据可知:污染区中灰色桦尺娥的重新捕捉数多,未污染区中浅色桦尺娥的重新捕捉数多;可见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的桦尺娥(即具有保护色的桦尺娥)更容易生存,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同一区域内浅色桦尺蛾和灰色桦尺蛾数量随环境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保护色;不利.
(2)相适应的.
(3)自然选择.
点评:该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正确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消化道各部位.
(1)甲是
 
的消化,乙是
 
的消化,丙是
 
的消化.
(2)消化道中起主要作用的部位是[
 
]
 

(3)E中含有的消化液是
 
 
 

(4)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
 
]
 
,[
 
]
 
,[
 
]
 
处开始被消化.
(5)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种子的胚必须是
 
的、
 
的、
 
的,种子才能萌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图写出肺循环途径:
[
 
]
 
→肺动脉→
 
 
[
 
]
 

通过肺循环血液由
 
血变为
 
血.
(2)F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
(3)②所代表的气体是
 
,它在E处与
 
分离,通过
 
作用进入组织细胞.
(4)若E处代表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变为
 
丰富的
 
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各标号所示结构名称[1]
 
,[2]
 
[3]
 
,[4]
 
[5]
 
,[6]
 
[7]
 

(2)[1、2、3]合称为
 
,[4、5]合称为
 

(3)人们食用的小麦、玉米的籽粒是
 
;而杏仁、芝麻食用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一)是指脊髓结构的
 

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在图中能够接收神经冲动,做出反应的结构是[3]
 

(2)假如此反射弧控制的是排尿反射,如果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结果此人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进行有意识排尿,说明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受
 
的控制.
(3)若此图表示某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1]表示眼睛的
 
;看到酸酶分泌唾液的神经活动方式是
 

(4)当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口,以保持
 
内外的气压平衡,该结构能将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性振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皮肤具有呼吸功能的一组动物是(  )
①蝗虫 ②蚯蚓 ③青蛙 ④鲫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