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现有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其中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要使所看到的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  )
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物镜有螺纹,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无螺纹,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解答 解:通过分析题意可知: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在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要想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所以甲、乙为物镜,丙、丁为目镜.在物镜中,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越短的放大倍数越小.所以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大;目镜中越长的放大倍数反而越小,越短的放大倍数越大,所以丁的放大倍数比丙要大.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会对显微镜使用的某一环节作出解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卵细胞是由女性生殖器官卵巢产生的,该器官还可以分泌雌性激素.
(2)受精卵形成胚胎初期的过程中,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在母体的③子宫里发育,此时所获得的营养需由①胎盘从母体获得,并经过②脐带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传染病的特征是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较高.×.(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其中生产者为绿色植物,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食肉动物动物.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玉米在我市被广泛种植,玉米能产生叶绿素是由于它拥有显性基因(B),而隐性基因(b)则令玉米丧失产生叶绿素的能力.将两株绿色玉米杂交后,收集种子再种植下去,在935粒成功萌发的种子中,有705粒发育成绿色幼苗,230粒发育成非绿色的白化苗.请根据你所学的遗传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胚乳提供的.
(2)玉米植株的绿色和非绿色,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3)玉米的绿色和非绿色哪种是显性性状?绿色是显性性状.
(4)根据收获子代玉米苗的统计数据推测:两株亲代玉米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和Bb,子代中绿色幼苗的基因组成可能是BB或Bb.
(5)将同一株玉米所结的种子,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6)已知玉米的体细胞内有10对染色体,则亲本所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里能清晰地看到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操作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C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成凹面镜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转成平面镜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④缩小光圈,减小通光量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3)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观察到细胞中有很多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的小体--叶绿体,并且同时发现叶绿体在视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流动.他想: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流动方向怎样呢?请你帮他回答:B
A.顺时针 B.逆时针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山不容二虎”,是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共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肌肉主要有肋间肌和膈肌.当呼气时,这两种肌肉的状态分别是舒张和舒张,此时胸廓缩小,肺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等于、大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与仿生无关的是(  )
A.雷达B.冷光灯C.宇航服D.显微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