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如图是某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示意图,其中①所示的是受精过程,②所示的是发育过程.请分析并填空:(“[]”内填序号,“去掉”上填文字)

(1)由图可知,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细胞[AB].
(2)若上述生物体代表绿色开花植物,在进行过程①之前,还需要完成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再经过过程②发育成熟的生物体,这种生殖方式被称为有性生殖.
(3)若上述生物体代表家蚕,过程②的具体阶段是卵→幼虫→蛹→成虫;此种发育类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4)若上述生物体代表人体,细胞A、B中都含有23条染色体.
(5)若细胞C发育成的新个体与亲代之间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6)若上述生物体代表人体女性,以此推断细胞A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

分析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2)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
(3)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4)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 解:(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的.图中A是精子,B是卵细胞.
(2)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因此若上述生物体代表绿色开花植物,在进行过程①受精之前,还需要完成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再经过过程②发育成熟的生物体,这种生殖方式被称为有性生殖.
(3)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差别较小,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等.因此蝗虫,过程②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类型为完全变态.
(4)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人类细胞A、B中都含有23条染色体.
(5)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若细胞C发育成的新个体与亲代之间存在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6)人在产生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若上述生物体代表人体女性,以此推断细胞A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X.
故答案为:(1)AB;
(2)传粉;有性生殖;
(3)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
(4)23;
(5)变异;
(6)X.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表示大豆的一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寒料峭的早春天气,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光照
B.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胚乳中
C.从④到⑤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D.⑤是由④中的胚珠发育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词语所描述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鹦鹉学舌B.老马识途C.飞蛾扑火D.望梅止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目前已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度同源.请据此回答问题:
(1)引起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传染源.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千米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从免疫角度分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抗原.
(4)请你写出一种自我防H7N9禽流感的措施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答案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根部带土移栽幼苗--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成活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
A.B.小肠C.肝脏D.大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是两栖动物是(  )
A.鳄鱼B.海龟C.甲鱼D.蟾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杜鹃花与杜鹃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二者体内细胞的基本结构都相同
C.二者体内组织的种类都相同
D.二者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农民种植土豆时,将土豆块茎切成几块来繁殖新的土豆植株,切下每一块土豆上都带3-4个芽,这是因为(  )
A.芽能发育成新的茎和叶B.芽内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
C.芽有毒,可以防止虫害D.以上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