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我国很早就有人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哪一阶段(  )
A.B.幼虫C.受精卵D.成虫

分析 (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在幼虫期间,蚕吃桑叶经过4次蜕皮后就吐丝结茧化蛹.

解答 解: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蛹过一段时间就能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茧内的家蚕发育到蛹阶段.
故选:A.

点评 关键知道蚕的发育过程以及蚕在幼虫期吐丝结茧化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植物或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细胞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动脉比静脉粗大、血流速度快.×.(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得到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鱼在水中用鳃(器官)呼吸;食草性鱼类在此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消费者.
(2)浮床能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其原因是浮床遮蔽部分光线,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
(3)浮床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形成无机物,才能被植物的根吸收.
(4)生态浮床系统运行性能稳定,可消除污染,降低风浪对坡岸的拍击与冲刷强度,体现了生态浮床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人非常重要的一项生理活动,下列关于尿液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尿中的无机盐和代谢废物是由血液从全身各组织细胞中产生并吸收后运送至肾脏的
B.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是需要能量的,因为能量由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
C.健康人的尿液中存有部分蛋白质
D.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球和肾小管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海带是褐色的,紫菜是紫红色的,水绵是绿色的,但是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  )
A.叶绿素B.褐色素C.藻红素D.绿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血液或某些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  )
A.血小板、全血、红细胞、血浆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C.血小板、血浆、红细胞、全血D.血小板、红细胞、全血、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
A.毁林开荒B.围海造田C.退耕还林D.过度放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根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后面的问题:
自2015年4月11日,我省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侵染人事件,许多科研人员为为有效控制疫情,作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1取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健康鸡(A)的体内,不久,A鸡死亡.
实验2取灭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健康鸡(B)的体内,经过几周后,
再取活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B鸡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
(1)禽流感在我国被列为甲型传染病,这种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
(2)实验2中说明B鸡产生了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B鸡产生的这种免疫,从免疫获得途径上分,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3)武汉市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立刻关闭了“活禽动物交易市场”,并把该市场内的鸡全部扑杀后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采取的这些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4)为防治流感,一些同学自己购买了板兰根冲剂,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非处方药(填“处方”或“非处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