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食物通过消化道器官的顺序是:(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______,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______内。
(3)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填字母代号),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
(4)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 ]_______。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_______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
【答案】1→9→2→3→12→6→5→7 10 肝脏 6 小肠 D 淀粉 葡萄糖 3 胃 胃蛋白 蛋白质
【解析】
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图一:1口腔、2食道、3胃、4胰腺、5大肠、6小肠、7肛门、8唾液腺、9咽、10肝脏、11胆囊、12十二指肠、13盲肠、14阑尾;图二:A口腔、B咽、食道、C胃、D小肠、E大肠。
(1)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顺序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所以食物通过消化道器官的顺序是1→9→2→3→12→6→5→7。
(2)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10]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6]小肠内。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D]小肠。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中曲线Z在[D]小肠中开始下降,故为脂肪的消化。曲线X在[A]口腔中就开始下降,在[C]胃中没有下降,到了[D]小肠又下降故为糖类的消化;曲线Y在[A]口腔没有下降,到了[C]胃肠中下降,说明在胃中开始消化,结束与小肠,故为蛋白质的消化。故图中曲线Z、X、Y分别代表的是脂肪、糖类、蛋白质的消化,故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淀粉,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4)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5]胃。该器官内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蛋白质。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内分泌系统的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起图中c~d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胰岛素
B.甲状腺、胸腺、胰岛、性腺等都属于内分泌系统
C.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行运输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多,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壁的目的是( )
A. 让体表保持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B. 保持身体柔软
C. 降低体温 D. 利于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四类脊椎动物的心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 B | C | D | |
心脏特点 | ||||
动物类群 | 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类和 类 |
(1)心脏中始终流静脉血的是图____(填序号),属____类动物。
(2)乌龟的心脏是图____(填序号)。
(3)图 D 示鸟类和____类动物的心脏,其中心房和心室间有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4)这四种动物心脏由简单到复杂进化的顺序是(用箭头和字母符号表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频发,PM2.5污染程度进一步升高。雾霾不仅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影响,更重要的是人体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人体呼吸时,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进入肺,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血涂片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缺铁或蛋白质会影响①的功能
B. ②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C. 人患炎症时②的数量会增多
D. 输血时血型不合③会凝集成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豆目的部分分类图解,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__;合欢属于分类单位中的__。
(2)图中所示植物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这两种植物所属的共同分类单位是__。
(3)蝶形花科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菜豆属所包含是植物种类__(填“多”或“少”)。
(4)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分类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
(5)创立双名法的科学家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