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下列哪一项目镜与物镜组合能使显微镜视野最暗?(  )
A.5X和4XB.16X和40XC.4X和10XD.5X和40X

分析 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有螺纹;目镜安放在镜筒上,没有螺纹.因此10×、4×、40×是物镜,12.5×、16×、5×是目镜.
目镜与物镜的乘积是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放大的倍数小,视野的亮度大.

解答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
故40×的物镜和16×目镜组合能使显微镜视野最暗.
故选:B

点评 解本题的关键是:一、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区分方法;二、视野的明暗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写出①②③④代表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CO2的方式:
①光合作用、②捕食、③呼吸作用、④分解作用、⑤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如图)频频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最大.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直接进入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
(2)为了防止和减少“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提倡绿色出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不开车或少开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2014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蔓延速度惊人,截至12月16日已造成6800人以上染病丧命.残酷的疫情也迫使当地人民改变生活方式,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以控制疫情:如关闭学校、对受害人的家庭实施隔离、喷洒消毒剂以及追踪病人的朋友和亲戚等.
(1)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它是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构成的.
(2)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3)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计划免疫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其作用是(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了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是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  )
A.1B.2C.3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和子宫
B.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C.胎儿通过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
D.提倡母乳喂养是因为母乳中不仅有婴儿所需的营养成分还有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从2011年3月份的“双汇瘦肉精“事件,到4月份的“染色馒头“事件等,这些都是反映当前餐桌上威胁人们健康的(  )
A.合理营养问题B.食品安全问题C.医疗保健问题D.健康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淀粉变成a并进入循环系统需要经过吸收过程,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右心房,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线粒体中进行的.
(2)图中b气体从肺泡进入循环系统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3)血液中能运输氧气的是红细胞,当血液流经组织处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4)当人的尿液中被检验出红细胞和蛋白质时,说明肾小球通透性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