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下图所示,A、B、C、D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关于检验唾液能够消化淀粉
(1)这四个装置的正确顺序应该为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图A中,滴管滴加的液体应该是________,目的是检验1、2号试管中是否有淀粉存在,这一步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3)图A中,滴加完液体后,________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分解成________。
(4)图B中的浆糊是用________加水煮沸而成的。
(5)以上实验证明,唾液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最终在________内被彻底分解为________。在消化道中能够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________、肠液和________,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属于________性消化。
【答案】B→D→C→A 碘液 淀粉遇到碘液变蓝 1 唾液淀粉 麦芽糖 淀粉 小肠 葡萄糖 胰液 胃液 物理
【解析】
此题考查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此题为常考的题型,难度不大,熟知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过程为:设置对照实验→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在实验中要控制唯一变量,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为麦芽糖。
(1)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顺序如下图:
可见,图中,四个装置的正确顺序为:B→D→C→A。
(2)淀粉有一个特性:淀粉遇碘会变蓝色,所以在实验中,一般用碘液来检测淀粉是否存在,所以,实验中,滴管滴加的液体应该是碘液,依据的原理是根据淀粉遇碘会变蓝色的特性。
(3)1、2号试管中滴加碘液后,1号会变蓝色,因为1号试管内滴加的是清水,清水中不含消化淀粉的酶,所以淀粉存在,所以会变蓝,2号试管滴加的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把淀粉消化为麦芽糖,所以滴加碘液后,2号淀粉不会变蓝,因为淀粉被消化成了麦芽糖,淀粉不存在了。
(4)浆糊是用淀粉和水通过搅拌、煮沸制成的。
(5)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唾液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后,最后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胰液和肠液除了含有消化淀粉的酶外还可以消化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的消化除了胰液和肠液后还有胃液,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在进入小肠后,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性消化,最后再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彻底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图乙是桃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图丙是某同学根据桃树和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绘制成的图解。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是青蛙个体发育过程,青蛙的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呼吸器官等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从花蕊的有无来看,桃花的类型应属______。要结出桃的果实,需经历的两个主要生理过程是[①]________和 ______。我们平时所食用的桃肉实际是由图乙中的[ ]_______发育而来。
(3)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将图丙进行补充:B是______,C是______。
(4)桃花从传粉方式看,它属于______,由于昆虫缺乏,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果农通过实施______,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达到增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声波→鼓膜→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小骨→大脑
B.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
C.声波→鼓膜→听神经→大脑→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声波→鼓膜→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