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人类下列各项活动中,能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低温贮藏水果和蔬菜B.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C.农业生产中适时松土D.夜间降低塑料大棚内的温度

分析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解答 解:A、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故不符合题意.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故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故符合题意;
D、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增加产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温度、氧气、二氧化碳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起舞.这有利于植物的哪一过程(  )
A.传粉B.开花C.受精D.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人体离不开营养物质,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最终在小肠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经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室,由左心房到达左心室,最后经主动脉远离心脏,运至全身.
(3)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要咀嚼食物,其目的是(  )
A.为身体补充能量B.使咽鼓管打开,保护听小骨
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D.使咽鼓管打开,保护耳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足球比赛中某后卫球员在放手无意中被飞来的足球砸到手臂,此时他猛地缩回手.该反射的传导途径和反射类型分别为(  )
A.1→2→3→4→5 简单反射B.1→2→3→4→5 复杂反射
C.5→4→3→2→1 复杂反射D.5→4→3→2→1 简单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3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其叫肝脏,并能分泌胆汁贮存于4中,其能将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2)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食物的六类营养物质中,其中只有在其内才能被消化的是脂肪;
(3)蛋白质的开始消化部位是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以下有关成人心肺复苏要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压位置应是胸骨上端约1/3B.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50次
C.按压深度要大于或等于5厘米D.用单手掌根进行按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抽血和输液(俗称打吊针)时,医生把针刺入以下哪一种血管?(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三种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当人由平原进入青藏高原后,血液成分含量有明显变化的是(  )
A.血流量增大B.血液变黏稠C.血液中氧减少D.红细胞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