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每年导致的80万人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B.该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C.该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该病毒的类型属于植物病毒

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

解答 解: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病毒的个体非常小,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体内,属于动物病毒.
故选:C.

点评 理解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据图回答:
(1)从功能上看,图中的生物在生态系统各扮演什么角色?
(2)图中植物、虫、鸟之间主要是什么关系?请你用食物链的方式表示.
(3)因某种原因造成鸟的数量减少,虫的数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说明其中的原因.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其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如果植物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物质在鸟体内积累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为桃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4、6(填标号)共同构成雌蕊,花粉位于[2]花药中.
(2)桃花完成授粉后,图中的[5]胚珠能发育成种子,如果图中的[6]子房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
(3)西瓜的果实和桃不同,一个西瓜中含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西瓜花的子房中含有多个胚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叶芽(纵剖)、种子的结构(纵剖).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
(1)若将丙图中的种子播种到适宜的肥沃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10]胚根.
(2)图甲中的结构[1]是由乙图中的[5]幼叶发育来的,也是由丙图中的[8]胚芽发育来的.
(3)乙图中的[6]将发育成甲图中的[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构成猫头鹰和鼠身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3)图一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其中猫头鹰和蛇的关系为捕食、竞争,鼠与草之间的关系是捕食.
(4)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草,乙对应的生物是猫头鹰.
(5)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猫头鹰.
(6)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则草的数量会减少,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7)与图一相比,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不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B.消灭蚊、蝇,维护环境卫生
C.积极植材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指植物一生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A.线粒体B.叶绿体C.液泡D.细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结合“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探究设计:
活动准备:10毫升试管3只,200毫升烧杯2只,新鲜馒头、温度计、酒精灯、碘液等
设计实验方案:
①馒头的预处理: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小刀细细地切碎、拌匀;C块不做处理;
②收集唾液:用凉开水漱口,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镊子取出棉絮,并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备用.
③取3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1,2,3然后做如图处理:然后将3只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
④5分钟后,取出3只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记录试管中颜色变化.
实施方案,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1馒头碎屑+唾液37℃现象1原因1
2馒头碎屑+清水现象2原因2
3馒头块+唾液现象3原因3
(2)根据设计回答问题
①向3只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这步操作所依据的原理是淀粉遇碘变蓝(或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②为什么将3只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37℃的温水有利于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
③现象1是不变蓝;现象2是变蓝色.
④1号试管与2号试管作对比时,探究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
⑤若进一步他那就“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装置?设计与1号试管相同的实验装置,并放在100℃(高温)或0℃(低温)的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