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  )发育.
A.B.上肢C.语言D.下肢

分析 早期人类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解答 解: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制造和使用工具,对古人类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排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呼出体外属于排泄
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属于排泄
C.排出尿液属于排泄
D.汗腺分泌汗液排出的过程属于排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B.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地下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逐渐进化为人类
C.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D.人类发展按时间顺序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四个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人体如果缺乏一些无机盐和维生素,身体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病症.请把缺乏的某种元素可能引起的相应病症进行搭配(只填序号)
A、夜盲症  B、地方性甲状腺肿 C、坏血病 D、贫血 E、佝偻病
(1)缺维生素AA;
(2)缺含碘的无机盐B;
(3)缺含钙无机盐E;
(4)缺含铁的无机盐D;
(5)缺乏维生素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青春期应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下列食物中含有较多蛋白质的是(  )
A.青菜B.馒头C.豆浆D.肥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某校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影响蛙卵孵化的因素,设计并实施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两套方案均采用适宜的、同样大小的容器,装足够的、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
方案1
实验组别水源水温(℃)蛙卵数孵出蝌蚪数
A池塘水22~25200192
B自来水10~13200131
(1)根据方案1的实验结果,B组孵化率较低的影响因素可能是水源或水温.
方案2
实验
组别
水源水温(℃)蛙卵数孵出蝌蚪数
C池塘水22~25200196
D池塘水10~13200124
E自来水22~25200167
F自来水10~13200105
(2)根据方案2的结果,分析下列问题.
①C组与D组相比,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影响蛙卵孵化的因素是:水温.
②C组与E组相比,E组的孵化率低,说明影响蛙卵孵化的因素是:水源.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蛙卵孵化因素的包括:水源和水温.
(3)比较上述两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些?为什么?
方案2更好.原因:方案2是对照实验,变量唯一.
(4)实验所用的蛙卵数为200粒,而不是1粒或2粒.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丽最近总觉得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发现每立方米血液中有白细胞18000个(白细胞正常值为每立方米5000~10000个),这种现象说明小丽患有(  )
A.炎症B.营养不良C.贫血D.失血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具有“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这些主要特征的动物类群是(  )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线形动物D.软体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