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凉山州期末)如果我们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8×”,放大的物像就是原物的( )
A.8倍 B.18倍 C.40倍 D.80倍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北市八年级上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淮北校级月考)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中,把鱼骨浸泡在稀盐酸中,实验后会变成( )
A.变轻、变软 B.变轻、变硬
C.变重、变硬 D.变重、变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1•泰安)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 )
A.都有胚 B.都有胚乳
C.都有一片子叶 D.都有两片子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凉山州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凉山州期末)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两种气体的含量比较稳定
②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动植物和人的呼吸提供氧气
③只为植物体自身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④为植物体自身的生长发育及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凉山州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凉山州期末)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 )
A.组织群 B.器官 C.细胞群 D.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5秋•开江县期末)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甲、乙、丙,请据图作答:
(1)第一组探究氧气是在光照条件下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
(2)第二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一步探究,利用不同功率的灯泡作为光源(不考虑温度因素),实验结果如下表:
灯泡功率(W) | 5 | 10 | 15 | 20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7 | 15 | 34 | 48 |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
该组小梅同学提出:为了保证实验科学性,该实验中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灯泡与装置的 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泰安)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
B.②是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C.③是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
D.①内有导管,可以为根尖提供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太原期末)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公认的黄金食品.玉米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且极具营养价值.世界卫生组织(WT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下面是玉米种子结构和玉米植株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一粒小小的玉米种子种在地里从沉睡中苏醒逐渐长成一珠茁壮的玉米植株这是因为种子内有 这个幼小的生命体,它包括图中的[ ]、[ ]、[ ]、[ ]四个部分.
(2)农民伯伯常常在雨后将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这说明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种子结构中的[ ] ,4将来会发育成 .
(3)在苗期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并合理灌溉、施肥.临近的杂草与幼苗相互争夺阳光、无机盐和水分等,它们之间是 关系.
(4)玉米的花较小,没有香味和艳丽的色彩,花粉多而轻,这些特点使玉米一般依靠 传粉.在收获玉米时,常会发现果穗上有缺粒现象,原因是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弥补.
(5)被誉为“玉米大王”的山东农民科学家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系列获得高产.他通过合理密植保证玉米的叶片充分利用 ,从而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你认为农业生产上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提示: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方面考虑.至少写出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省潍坊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复习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夏津县一模)右图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保卫细胞,两两相对,可控制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B.②是气孔,它正处于张开状态
C.②若关闭,蒸腾作用就会减弱
D.②通常是夜间张开,白天闭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