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以下关于软体动物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软体动物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能保护柔软的身体
B.扇贝、蜗牛、鲍鱼、墨鱼是常见的软体动物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中的食物颗粒
D.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一大类群

分析 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其分泌物形成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解答 解:A、软体动物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能保护柔软的身体,A正确;
B、扇贝、蜗牛、鲍鱼、墨鱼是常见的软体动物,B正确;
C、双壳类软体动物有两片贝壳,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C正确.
D、软体动物约10万种左右,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D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软体动物的特征,明确有的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退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种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与我们平常所吃的萝卜属于同一类器官的是(  )
A.丝瓜B.红薯C.香蕉D.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图(进化树),回答下列问题.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中,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输导组织,而较晚出现的被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结构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3)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通过比较法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王新同学想要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于是分取来80粒大豆种子,并将这些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丙、丁四等份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是王新同学整理的实验数据,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场所光下光下光下光下黑暗
温度25℃25℃0℃25℃25℃
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水淹没种子潮湿
种子发芽情况19粒0粒0粒0粒18粒
(1)若王新想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则应该对比甲(选填“甲”、“乙”、“丙”或“丁”,下同)和丙的实验结果.
(2)若王新想要探究湿度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则应该对比甲(选填“甲”、“乙”、“丙”或“丁”,下同)和乙实验结果.
(3)王新在做实验时,每份有2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他如此做的原因是防止实验的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森林植物不能参与进行的自然界循环是(  )
A.碳循环B.氧循环C.水循环D.能量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构成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绿色植物,图中食草的鸟的数量大量减少,则吃虫的鸟的数量会先减少再增多逐渐趋于平衡.
(4)该食物网受到DDT农药的污染,则猫头鹰体内积累的DDT浓度最高.
(5)以食物链“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分析,猫头鹰增加体重1kg,至少需要绿色植物125kg.
(6)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7)因为生物种类比较少,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能力比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植物的茎与根最主要的区别是:茎具有节和节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3.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