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反光镜;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 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也就是说物体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200倍.
(2)粗准焦螺旋能大范围的升降镜筒,能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它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 视野较暗,若要使视野变亮,应该换用凹面反光镜.
(3)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玻片上实际写的字是“d”
故答案为:(1)200
(2)粗准焦螺旋;凹
(3)d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显微镜的结构以及使用.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蛋白质、糖类、脂肪 | B. | 蛋白质、脂肪、糖类 | ||
C. | 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 D. | 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原料是二氧化碳 | |
B. | 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 |
C. | 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是淀粉 | |
D. | 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年代(20世纪) | 50-60年代 | 70-80年代 | 90年代 |
每年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千米) | 1560 | 2100 | 2460 |
每年平均沙尘暴次数(次) | 7 | 14 | 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 | B. |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
C. | 组织细胞间进行气体交换 | D. | 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Ⅱ为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乙可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 | |
B. | 若Ⅱ为胰腺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甲可表示胰液含量的变化 | |
C. | 若Ⅱ为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甲可表示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 |
D. | 若Ⅱ为骨骼肌内的毛细血管网,则曲线乙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