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为针刺后引起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是感受器,它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图中④是效应器,它接受到神经冲动后,作出反应,图中⑤是神经中枢.
(2)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⑤→③→④(用图中数字与箭头表示).
(3)该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⑤为神经中枢,②标号所指的神经上有神经节,代表其为传入神经,则①为感受器,③为传出神经,④为效应器.

解答 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②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⑤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③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④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2)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
(3)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等.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故答案为:(1)感受器   效应器    神经中枢
(2)①→②→⑤→③→④
(3)非条件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简单反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现在有5个马铃薯、3个甘薯、2个番茄、4个西瓜、4个玉米粒、5个花生米,请问其中共有多少个果实(  )
A.10B.15C.12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眼球的哪种病变会导致近视?(  )
A.晶状体曲度过小B.晶状体曲度过大C.眼球前后径过短D.眼球前后径过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在实地调查某池塘生态系统时,我们应该(  )
A.制定好计划,确定组长,合作进行B.目的池塘应选择在荒郊野外
C.携带网兜放大镜玻璃瓶等调查工具D.带回的小动物当宠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中成分1、2、3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没有          ,动物、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分解.(  )
A.1B.2C.3D.1和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在杀灭美国白蛾方面,与鸟类吃其蛹有所不同.它是在瞬间将受精卵注入美国白蛾的蛹内,利用蛹内的营养物质繁殖自身后代,从而杀死白蛾.这一事实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够(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传粉受精D.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它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的结果.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快要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子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氧气较丰富,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氧气减少,这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骨折病人受伤时会感觉到疼痛,是因为(  )
A.骨膜内有神经B.骨膜内有血管
C.骨膜内有成骨细跑D.骨膜内有骨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栽培的条件下作物的生长情况.请分析“合理密植”达到高产的原因(  )
A.有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B.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减小生物之间的竞争,有利个体生长
D.阳光照射量最多,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