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清水或唾液 | 2 mL唾液 | ? | 2 mL唾液 |
搅拌后保温 | 都在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都往试管中加入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处应加入 ,作为1号试管的 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
(3)3号试管的?处应填写 ,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通过口腔内 的切割、磨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馒头的主要成分最终会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漳州实验中学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一个成年人的肺泡数目约为200万个,肺泡壁仅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与其 的功能相适应。
⑵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与其 的功能相适应。
⑶心脏和血管的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这与其 的功能相适应。
⑷以上实例都体现了生物体 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漳州五中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物。专家认为,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回答:
(1)根据上图写出可入肺颗粒物PM2.5进入肺所经过的结构。(填序号)
(2)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部分可与 __ __和 __ 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粘在一起形成痰。平时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3)PM2.5能够进入肺,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 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漳州五中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小肠适合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的是
A.小肠内表面上有许多环形的皱襞
B.小肠较长,一般长5—6米
C.小肠内表面环形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D.小肠内表面有肠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漳州五中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大声谈笑,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D.环状软骨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漳州二中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
(1)外包丰富的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③,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是__________。
(2)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__________的含量减少。
(3)空气中的氧气是通过图中标号__________过程进入血液的。氧气进入血液至少要穿过 层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漳州二中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要运输氧气 ②主要运输二氧化碳 ③运输葡萄糖 ④含有血红蛋白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漳州二中初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身高体重突增
B.形成生殖器官
C.出现第二性征
D.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泉州一中初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8分)
(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的血管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在输液时,用橡皮筋扎住人的上臂,人手臂上暴起一条条的青筋,这些青筋属于图中的_____血管(填标号)。
(3)血液在标号_____处流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②的血管内呈_______通过,该血管管壁只由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_____。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