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装置的液体为等量的培养液,植株的大小、形状也基本相同.现将甲、乙置于光下,丙放在暗处.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装置内液面下降最少的是 .
(2)甲玻璃罩内壁上的水珠是由于 产生的.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培养液蒸发 C.A和B
(3)假设甲、乙、丙植株在开始时合成的有机物的量是相等的,一段时间后,合成有机物较多的是 植株,原因是其与另一植株相比,能够获得较为充足的,光合作用较强.
(4)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构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参与了生物圈的 .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山东省邹城市八年级模拟9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某女子将该基因遗传给她孙子的几率是( )
A.0 B.1/4 C.1/2 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2015年五一放假期间,深州市第一中学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对部分家庭的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下表是他们的调查结果,请分析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组别 | 父亲 | 母亲 | 家庭数目 | 子女有耳垂人数 | 子女无耳垂人数 |
Ⅰ | 有耳垂 | 无耳垂 | 342 | 271 | 106 |
Ⅱ | 有耳垂 | 有耳垂 | 527 | 397 | 167 |
Ⅲ | 无耳垂 | 无耳垂 | 201 | 0 | 233 |
(1)根据表中第________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无耳垂是隐性性状。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在第Ⅲ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 __ 。
(3)在第Ⅱ组家庭中,父母都有耳垂,但却出现了无耳垂的子女,这种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Ⅰ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1个孩子无耳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无耳垂的概率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图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
B.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C.体细胞内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
D.该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染色体就是DNA
B.DNA数目和基因数目一样多
C.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D.基因可以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过程①的生理意义是实现了物质 (注:用图中字母表示)的交换.其交换场所是肺.
(2)②过程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叫做 .
(3)若E为泌尿系统.則d的形成要经过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生理过程.
(4)B为 系统,负责全身各处物质的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重庆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四件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
细胞 | 细胞壁 | 细胞核 | 叶绿体 | 呼吸作用 | |
① | 细菌细胞 | 有 | 无 | 无 | 无 |
② | 酵母菌细胞 | 无 | 有 | 有 | 有 |
③ | 洋葱根尖细胞 | 无 | 有 | 有 | 有 |
④ | 蛙受精卵 | 无 | 有 | 无 | 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河南牛城二中七年级: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科学探究活动中,属于假设的是( )
A.科学家进行人类基因组的序列测定
B.手电筒不亮了是因为手电筒中的电池没电了
C.王蛇(无毒蛇)与珊珊蛇(有毒蛇)体色相似可帮助王蛇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D.某种蚊子可能传播疟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通化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螅的体壁构成是
A.内胚层和外胚层; B.内胚层细胞;
C.外胚层细胞; D.三层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