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话中蕴含着反射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B.这一反射属于复杂反射
C.这一反射是人类特有的D.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分析 (1)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4)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

解答 解: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后天性反射,因此这一反射不是先天性的,A不正确;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这一反射属于复杂反射,B正确;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没有语言中枢的参与,人和动物共有,因此这一反射不是人类特有的,C不正确;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后天性反射,因此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而不是在脊髓,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A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D.B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在暗室中按图设计进行实验,其结果为(  )
A.胚芽鞘不生长B.胚芽鞘直立生长
C.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D.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温州公园越来越多,环境也越来越美,去年新增绿地515公顷.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绿色植物属于(  )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人体内无机盐含量主要通过泌尿系统调节,此外汗液也可以排出部分无机盐.盛夏高温环境中,为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而过多排出的无机盐,应适当补充一些(  )
A.可乐B.淡盐水C.葡萄糖溶液D.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人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图1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2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认真看图并分析回答:

(1)图2中的[②]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①]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人体一分钟大约呼吸16--18次.
(2)呼吸道粘膜上有纤毛和腺细胞,能够黏附异物(包括病菌),形成痰排出体外,从免疫的角度看,这属于A
A.第一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D.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3)图3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当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2中[③]膈应处于收缩状态.
(4)图3中a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血液从毛细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氧气气体含量增加.
(5)从图3所示的毛细血管的[⑤]端流出的血液,流回心脏所经过的途径是A
A.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B.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
C.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
D.肺部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玉米种子萌发必须满足的外界条件是(  )
①充足的空气  ②足够的阳光  ③适宜的温度  ④一定的水分.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B.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形成层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C.“树怕剥片”的原因是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经常做一些生物学小实验,这次对大竹特产黑花生做了如下实验.
I.实验过程:
①取三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纸,之后分别加入相同适量的水.
②取30粒黑花生种子,随机分成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湿餐巾纸上.
③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做处理(如图甲所示).

④将图甲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II.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A、B两杯子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没有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A、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从实验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黑花生种子萌发与光无关.
(2)A、B、C中,除了A与B外,能够作为对照实验的还有A与C.
(3)打开A杯封口,萌发后的黑花生种子继续发育形成幼苗(如图乙).其中③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成的.
(4)不同品种的花生仁大小和色泽差别很大,决定花生仁浅红色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深红色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花生仁表现为深红色,其基因组成应该是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