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一对夫妇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他们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
A.$\frac{1}{8}$B.$\frac{1}{4}$C.$\frac{3}{4}$D.$\frac{1}{2}$

分析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 解: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
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而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
故选:D

点评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母亲每生育一个孩子是男是女的可能性都是5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物种多样性可以有很多方法测定,一种精确的测定方法是“分类学多样性”.例如,一个小岛有三种动物:两种鸟类和一种蜥蜴,另一个小岛有三种鸟类没有蜥蜴,那么,按分类学多样性测定方法,前一个小岛的物种多样性(  )后一小岛.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B.四种生物中,丁是生产者
C.若甲的数量增加,短期内,乙的数量会增加,丙、丁的数量会下降
D.若甲的数量增加,短期内,丙的数量会下降,乙、丁的数量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水蜜桃是大家喜爱的一种水果,下图是从花发育成果实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桃花开发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正忙着给桃花进行传粉.
(2)图中乙所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受精.
(3)③花粉是由花中的雄蕊产生的,①是胚珠将来发育成⑤种子,②子房将来发育成④果实.
(4)自然条件下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如果要提高结实率达到提高其产量的目的,你会怎么做?人工辅助授粉.
(5)种植期间,常见果农们给果树施肥.这是给桃树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6)有的花只开花不结果的原因是A.
A.只有雄蕊              B.只有雌蕊            C.只有花萼         D.只有花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核B.细胞膜C.液泡D.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长期进化来的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都是现代类人猿
D.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植入子宫内膜的连续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标号的器官名称: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
(2)精子和卵细胞在②(填序号)结合,形成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
(3)胎儿生活在母体子宫半透明液体--羊水中,胎儿所需的营养通过胎盘由母体供给,待胚胎发育大约38周胎儿和胎盘由母体阴道产出,这过程称作分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基因也是存在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生物小组的同学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1)请你帮他们将实验方法填写完整;
①将两个同样的水槽编成甲乙两组.两组均放入200毫升河水,并各培养1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
②甲组隔一天加甲状腺激素5mg,持续5次;乙组不加甲状腺激素作为对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③每2天换12的水,每天喂几粒米饭
④观察蝌蚪的发育情况.
(2)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后肢
长出的平均时间(d)
前肢
长出的平均时间(d)

脱落的平均时间(d)

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甲组47260.7
乙组59371.3
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3)实验完毕后,你认为他们应如何处理蝌蚪?把蝌蚪放回大自然.
(4)此实验以蝌蚪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是青蛙的个体发育为变态发育,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应该是①④⑤.(填序号)
①适宜的温度   ②低温   ③玻璃缸密闭   ④玻璃缸敞口   ⑤洁净的河水   ⑥自来水
(5)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异的现象: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在偏僻的山区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减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呆小症的可能性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