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晴朗春日,入眼都是浓绿浅绿,姹紫嫣红.所有视觉的形成部位都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若长时间看漫画书而导致了近视,则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凹透镜.

分析 (1)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到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大脑皮层中有视觉中枢,视觉在此形成.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也可能是由于眼球的前后方向距离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而造成的视觉障碍.

解答 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答案为:凹透故答案为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凹透镜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的成因、成像特点以及矫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人体的体腔包括(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示桃的生命周期,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命周期听四个不同的时期,数字①-⑥表示每个时期的相关结构.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图中,发育成乙的结构是①,在发育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胚根发育时所需的营养来自子叶.
(2)乙发育成丙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光合作用(生理过程),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由根的成熟区吸收,经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叶片;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叶
(3)桃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长高和长粗,其能够长粗的根本原因是桃树的茎有形成层.
(4)丁图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花蕊.
(5)甲图中的2是由丁图中的子房壁发育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绿色食品是指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的是膳食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你所居住的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了问题,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导致的(  )
A.人口数量急剧增加B.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C.工矿企业大量增加D.以上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常见措施有(请举两例)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生物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A、B、C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馒头渣,再向A试管中加入2mL清水,B、C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鲜唾液,将三支试管放在0℃的水中,20分钟后,再向C试管中滴加一滴稀碘液,则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变蓝的为试管C.
(2)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放入37℃的温水中,20分钟后,C试管的现象是蓝色褪去.
(3)再向A、B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稀碘液,则A试管的变化是变蓝,B试管的变化是不变蓝.B 试管的现象证明在适宜的温度下,唾液将淀粉分解.
(4)在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作用是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3 对.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做精子 和卵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3条,比a、b减少了一半.
(3)B过程为受精,形成的细胞e叫做受精卵,它的染色体数目为46 条,又恢复到与父母的体细胞相等的染色体数量.
(4)C过程为发育,f细胞为子女的体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46条.
(5)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人类亲代和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一样(或恒定)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后代个体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