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刘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一小块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甲、乙两试管.
第二步:向甲、乙两试管分别注入2mL清水和唾液,搅拌均匀.
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8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稀碘液,摇匀.
第四步:观察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他作出的假设是唾液能消化淀粉.
(2)甲试管所起的作用是与乙试管进行对照.其中设计的实验变量是唾液.
(3)在步骤D加碘液后颜色不变蓝的是乙 试管,其原因是淀粉糊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4)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过程,发现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中都变为蓝色,这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要发挥作用必须在37℃(条件)下进行.
(5)人体分解淀粉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淀粉最终分解成葡萄糖 后才能被人体小肠吸收.

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

解答 解:(1)由图可知:在甲乙号两支试管中各放入等量的馒头切成碎屑;1甲乙号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清水和2毫升唾液水; 在37℃温水中水浴8分钟;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做出假设是唾液能消化淀粉的.
(2)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唾液淀粉酶.
(3)对照组不具备变量的组是甲试管,乙试管中的淀粉糊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因此没有变蓝.
(4)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在该温度下,消化酶的活性最高,因此将实验装置置于37℃温度环境下是为了模拟人体内的环境温度.故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过程,发现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中都变为蓝色,这说明唾液中的淀粉酶要发挥作用必须在37℃下进行.
(5)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淀粉的消化始于口腔,消化淀粉的器官有两个口腔和小肠,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最后被分解为葡萄糖
故答案为:(1)唾液能消化淀粉;     
(2)对照;唾液;   
(3)乙; 淀粉被唾液分解了;
(4)37℃;
(5)小肠;葡萄糖.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的哺乳动物.×.(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广饶县英才学校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会发生变化

C.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改变

D.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新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D所示的细胞体积最大,且与B所示细胞相比,细胞中有细胞核,故
该细胞是白细胞.
(2)小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对止血起作用的是图中标号C所示的结构.
(3)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图中标号B.它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这种细胞呈红色的原因是富含血红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C两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再向C试管中加入1滴稀碘液.

(1)将3支试管充分震荡后,放入盛有37度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C试管的变化是变蓝,A试管的变化是不变色,B试管的变化是不变色.“充分震荡”是模拟口腔中舌(填“牙齿”或“舌”) 的作用.
(2)37度温水的作用是为酶的催化作用提供适宜的温度.10分钟后观察的目的是让淀粉充分分解.
(3)10分钟后再向A、B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稀碘液,A试管的现象是变蓝,B试管的现象是不变色,B试管内现象的变化说明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目的是与B试管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呈黄白色,见光的部分变成蓝色.
(1)步骤①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作用:将植物体内原有淀粉全部转运消耗掉,进而确定淀粉是在实验前贮存的,还是实验过程中制造的.
(2)步骤②中“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的作用:使叶片遮光部分与光照部分作为对照.
(3)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使叶片中的色素溶解在酒精中.
(4)步骤④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酒精易燃.
(5)这个实验说明了: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读图(箭头为血流方向):图中A为静脉血管,B为动脉血管,C为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模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血管2表示的是什么血管?(  )
A.动脉B.小动脉C.小静脉D.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1)甲图表示远视眼;乙图表示近视眼;丙图表示正常眼;
(2)需要配戴凹透镜的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