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       ②移动载玻片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调节光圈.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分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准焦螺旋).据此解答.

解答 解:据图可知,图(2)为图(1)中甲的放大,因此首先②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移动,然后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④调节光圈,最后再③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故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故选:C.

点评 本题属于基础题,着重考查了高倍镜使用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技能,特别注意在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水痘的原因是(  )
A.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B.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水痘病毒的抗原
C.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D.水痘病毒已经不再侵袭这样的人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加盖后坛子口必须加水密封,用水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
A.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氧气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2)过程①表示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此过程,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氧气进入血液后,容易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B]左心房;再经过体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4)若E为肾脏,与②相比,③内流动的血液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有尿素、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作为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B.①③的共同点是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C.④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营寄生生活
D.①是高等植物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为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农作物,(任写一项),图中所示的分解者主要为腐生的细、真菌等,而生物生存所需的非生物环境有光(任写一项).
(2)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农作物→猪→人.
(3)农作物的种子是由花中的胚珠发育形成的.
(4)图中,苍蝇的发育要经过哪几个时期?卵、幼虫、蛹和成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生态系统中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人体尿液的主要成分有(  )
A.水、无机盐、尿素B.水、尿素、葡萄糖
C.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D.水、葡萄糖、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麻疹病毒通过空气飞沫首先由A系统侵入人体,因此麻疹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B系统后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
(2)图示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①②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3)如果发现C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肾脏中的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4)人体排泄有三个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皮肤(填器官)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