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巴斯德将瓶中新鲜的肉汤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肉汤不腐败,表明没有出现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就腐败了,表明肉汤中出现微生物了.图中A、B的变量是肉汤有没有煮沸,甲、乙两组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据此解答.
解答 解:(1)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2)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
(3)甲图中A瓶与B瓶对照,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瓶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甲、乙两组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甲图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将瓶颈打断,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因此乙图的实验变量也是细菌.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B瓶不作处理.
(4)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
故答案为:(1)巴斯德;
(2)A;细菌;
(3)细菌的有无;A瓶沸腾,B瓶不做处理;
(4)巴氏消毒.
点评 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萌发率/% | 9 | 21 | 63 | 85 | 78 | 44 | 32 |
种子含水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种子萌发率/% | 16 | 33 | 56 | 73 | 86 | 81 | 42 |
A. | 该植物种子在40℃以上的条件下不能萌发 | |
B. | 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 |
C. | 表一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 | |
D. | 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 | |
B. | 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 |
C. | 体细胞内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 |
D. | 女性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成44+X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 B. |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壁 | ||
C. |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 D. |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