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雨量充沛的季节,草原上的草会长得茂盛,野兔的数量也会增加,当草被吃掉过多时,野兔的数量开始下降,草又渐渐多起来.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草的寿命短 B. 草繁殖的快

C. 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 D. 兔子破坏了生态环境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植物(草)数量增多时,以该植物为食的动物(野兔)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植物的数量;此外,动物因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例如,野兔数量下降,会使草的数量增加;野兔还要与牛羊争夺生存的空间和牧草,所以野兔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中,最长的器官是(??? ??? )

A. 食道??? B. 肝脏??? C. 大肠??? D. 小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中,米勒认为原始大气可能有的气体是(  )

A. 氧气、水蒸气、氨、氢、甲烷等 B. 氨、氢、氧、甲烷等

C. 水蒸气、氨、氢、氮、甲烷等 D.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凯行尔韦尔在1956年做了一项实验,他将黑色和浅色的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黑色树林

浅色树林

黑色蛾

浅色蛾

黑色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

164

472

496

再捕回率

58%

25%

6%

42%

请结合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________(填“遗传”或“变异”)现象.

(2)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________、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________

(3)黑色蛾在黑色树干,浅色蛾在浅色树干能较好存活下去的原因是 ________

A.因为它们的体色与环境颜色相近,不易被食虫鸟所发现,所以得以生存下来

B.在黑色树干上,没有浅色蛾需要的食物

C.桦尺蛾聪明地随时变换体色

D.黑色蛾、浅色蛾没有天敌

(4)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保护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期________的结果.

(5)如果严格禁止污染,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

(6)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________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曲,与米饭混匀后置于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挖一个洞,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加盖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简单的分析:

(1)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

(2)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这是为什么?________

(3)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________,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的营养类型是________

(4)酿酒过程中,为什么需将器皿密封?________

(5)酿好的甜酒表面为什么会有一层泡沫?________

(6)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下列措施与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无关的是 ()

A. 扦插植物时插条保留少量芽

B. 温室栽培植物时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 低温低氧环境中储藏蔬菜、水果

D. 合理密植大田作物并施用农家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 中,小明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_____饲养,每天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由此,小明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明得到了许多蚕卵。小明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明此实验探究的是_____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请你写出支持小明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
甲组蚕卵孵化率________(高或低),

乙组蚕卵孵化率________(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面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当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最终,患者易发生多种感染导致死亡。

(1)艾滋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__________

(2)艾滋病患者是引起艾滋病的_________

(3)艾滋病病毒没有_________结构,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____________构成。

(4)作为中学生,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艾滋病患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一只雌蚊在吸食丝虫病患者甲血液(其中含有病原体)以后,又吸食乙的血液使乙患了丝虫病,则甲乙和雌蚊分别是

A. 传染源、易感人群、病原体 B. 传染源、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 D. 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