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生物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黑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在细胞的叶绿体内进行.
(2)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1所示.

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

①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因而BTB水溶液变为黄色.
②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说明黑藻光合作用利用了水中的二氧化碳.
(3)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应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一组实验.请完善实验方案: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不加入黑藻,置于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黄色,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分析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黑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在细胞的叶绿体内进行.
(2)①二氧化碳增加BTB水溶液变为黄色,因此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因而BTB水溶液变为黄色.
②甲黒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减少使BTB水溶液变为蓝绿色;乙黒藻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增加使BTB水溶液变为黄色,因此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说明黑藻光合作用利用了水中的二氧化碳.
(3)“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因此“为回应这一质疑,应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一组实验”和甲形成对照试验.实验方案是: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不加入黑藻,置于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黄色,“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叶绿体
(2)①二氧化碳 
 ②黑藻光合作用利用了水中的二氧化碳
(3)不加入黑藻,置于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黄色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对照试验的特点以及BTB(溴麝香草酚蓝)的特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引起的.

(1)根据图甲中的平衡膳食宝塔,冠心病患者的合理饮食是B.
A.减少第③层食物,多吃第①层食物         B.减少第⑤层食物,多吃第②层食物
 C.减少第①层食物,多吃第②层食物         D.减少第③层食物,多吃第④层食物
(2)病情较重的冠心病患者,可通过在冠状动脉狭窄处安放动脉支架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图乙所示:穿刺下肢或上肢血管,让支架随一根导管在血管中前行,到达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处,用特殊的传送系统将支架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放置,撤出导管.导管不需经过心脏的四个腔,则穿刺的血管是动脉.(选填“动脉”或“静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人体各结构间的关系示意图,①、②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
(1)氧气经肺进入血液,由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到全身各处.
(2)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道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经①过程进入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右心房
(3)血液流经肾,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形成尿液.
(4)若②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则该细胞所在的内分泌腺是胰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2.木本植物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向外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内形成新的韧皮部,越靠茎内侧的木质部出现时间越晚.×(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高茎与矮茎为豌豆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B.子一代豌豆体细胞中控制高茎的基因单个存在
C.子一代与亲本中的高茎个体基因组成相同
D.子一代豌豆自交后代表现为高茎的几率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 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 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1)本实验主要探究的变量是二氧化碳.
(2)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体内原有的有机物(淀粉)消耗掉.
(3)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 液发现不会变蓝的叶片是取自乙、丙装置.
(4)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   50mL、48mL、48mL,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抗药细菌”的出现,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发生在注射抗生素之后
B.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性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
C.细菌产生的变异总是利于抵抗药物
D.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关下列四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图四实验装置,可以得出草履虫对刺激能产生简单的反射活动
B.图三中的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处变蓝,未遮光处不变蓝
C.图二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
D.图一装置表示膈肌收缩,肺处于吸气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班里一名同学得了腮腺炎,医生建议他进行隔离治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在腮腺炎后期具有更强的传染性
B.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和严重性的特点
C.对该同学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保护易感者
D.给健康人注射腮腺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腮腺炎,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