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A.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侵入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而排出体外
C.胃酸的杀菌作用
D.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将病原体消灭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解答 解:ABC、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侵入;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而排出体外;胃酸的杀菌作用都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故ABC不合题意;
D、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将病原体消灭属于第二道防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若血管a和血管b中血液成分比较如下表所示,则器官M可能是(  )
含氧量二氧化碳量尿素含量
血管a中
血管b中
A.B.C.D.小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项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接种疫苗B.患过天花的人不再得天花
C.抗体的作用D.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步骤中在1号试管应加入等量的清水.
(2)实验结果是2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2号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
(3)若“C”步骤中的水温改为60℃,实验结果是:滴加碘液变蓝色;简要说明理由:唾液淀粉酶在高温下失去活性.
(4)若要探究“舌头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图中应改变的步骤是:1号试管加唾液并搅拌,2号试管加唾液但不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右图是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应的序号或结构名称:[①]上腔静脉;⑥左心室.
(2)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时,将运输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供给细胞利用.
(3)心脏的四个腔中,流静脉血的是[③]④.
(4)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在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动脉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五种微生物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A与C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最大的区别是A只有[3]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被称为原核生物.
(2)长期贮存的水果能散发出霉味,是因为霉菌在起作用;医药上用于消炎的青霉素是从B(选填字母代号)中提取的.
(3)图B中的营养菌丝其作用是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
(4)图中的B、C、D都是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5)图中的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E(选填图中的字母代号)该生物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6)一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成枯枝落叶、动物尸体等,从而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叫做腐生这类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从1989年开始,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正确的是(  )
A.多吃富含脂肪的食物,以供给能量B.营养保健品营养丰富,可代替食物
C.每天用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D.一日三餐营养均衡,荤素合理搭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肾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小体位于肾脏的皮质内
B.肾小体和肾小球构成肾单位
C.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管构成
D.肾小体由肾小管的盲端膨大凹陷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激素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为一女性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1]是垂体,它分泌的多种激素对其他内分泌腺有调节作用.
(2)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发生了重要变化,女生的变化主要是由[6]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3)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图中[2]甲状腺.科学家为了研究它所分泌的激素的作用,在蝌蚪生活的水中加入该激素,蝌蚪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幼蛙.此实验能说明: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和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