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对四种生物结构特征的对比(表中“√”表示有,“×”表示无),其中对哪种生物特征的描述是完全正确的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核 | 细胞质 | 叶绿体 | |
噬菌体 | √ | √ | × | √ | × |
乳酸茵 | × | √ | √ | √ | √ |
酵母菌 | √ | √ | √ | √ | × |
草履虫 | √ | √ | √ | √ | × |
A.噬菌体 B.乳酸菌
C.酵母菌 D.草履虫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广东梅州梅江实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宁津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 时, 应先对光后观察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象
C.若视野内光线太暗,可换用倍数较高的物镜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无棣小泊头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所有条件都不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不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D.所有条件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下表所示,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铅的相对含量 | 6.00 | 0.04 | 0.49 | 61.00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乙→丙→甲→丁 D.甲→丙→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泰安岱岳道朗第一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7分)下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该生态系统中的兔与草、蛇与鼠的关系是 关系,狐与猫头鹰的关系是 关系。
(3)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是 。
(4)例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 。
(5)此生态系统图未表示出,但必不可少的生物是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荣成第三十五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教师版) 题型:填空题
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与之相适应的是它们的形态结构也各具特点。请以鲫鱼、家兔、蝗虫三种大家熟悉的小动物为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体表被有 ,用 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 的协调作用游泳,与 生活环境适应。
(2)家兔体表被有 ,用 呼吸,比较家兔前、后肢的长度可推测其主要运动方式是 ,均与 生活环境相适应。
(3)蝗虫体表被有 ,有保护和支持内容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用呼吸,运动器官是______。这些说明蝗虫既始于陆地生活,也适于空中飞行。上述三种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山东济南历下区董家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试验:
(1)1号瓶与2、3、4号瓶都只有__________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1号瓶和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__________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据图回答有关消化吸收的问题:
(1)图中的【6 】 能开始消化蛋白质,
(2)人体最大的腺体是【 】肝脏,它能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3)人体内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结构是【7】 •
(4)消化吸收的主耍器宫是【8】 。在这里糖类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成 ,脂肪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