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A.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太阳以获取明亮视野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

C.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

D.欲将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答案】C

【解析】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解答即可。

A、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要把镜头短的物镜和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止,而不能直射阳光,A错误。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B错误。

C、观察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不能用强光,要用平面镜、小光圈使视野变暗,利于观察,C正确。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左下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中,对5组实验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请分析回答:

实验装置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5号瓶

处理方法

10粒种子,

不加水

10粒种子,

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10粒种子,

加水淹没种子

10粒种子,

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10粒种子,

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25

25

25

5

A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黑暗

结果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B

C

1)本实验中有______组对照,对照组是______号瓶。

2)对比12号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号瓶作对照,其设置的变量是______。请预测写出4号瓶内的实验结果:B______

3)请根据表格中信息,推测A处填写的内容应该是______

(4)如果5号瓶C处的结果是萌发,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5号瓶C处的结果是不萌发,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和实验B.观察和调查C.调查和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眼睛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B.由暗处走到明亮处眼的瞳孔缩小

C.近视眼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D.近视眼的形成与用眼习惯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哺乳动物都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成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沙蚕和水蛭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均是环节动物

B.家鼠能传播疾病,对人类有害,必须彻底消灭干净

C.运动能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细胞数量增加

D.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盖,并加水密封的唯一原因是为了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爬行动物之所以能成为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因为

A.用肺呼吸B.体表有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减少了水分的散失

C.生殖与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D.运动器官更加发达,便于捕食和逃避敌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袁隆平院士利用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培育了杂交水稻

B.子女和父母长相相似,是由于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C.“一母生九子,九子都像母”属于变异现象

D.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尝试与错误说”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理论。他通过对动物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动物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常要经过多次尝试,逐渐淘汰错误的反应,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反应,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下列对动物“尝试与错误”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动物学习行为

B.动物越高等,“试错”的次数越少

C.“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生下来就有的

D.“尝试与错误”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