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是(  )
A.不断震荡B.在血液中加人少量柠檬酸钠
C.加入氯化钠溶液D.置于热水中

分析 少量柠檬酸钠的可以防止血液凝固.据此回答.

解答 解: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将新鲜的血液放入试管内,加入少量柠檬酸钠的可以防止血液凝固.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柠檬酸钠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3.生物显示的某种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体呼吸的四个连续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心脏处的气体交换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血液是一种宝贵资源.但由于血源匮乏、运输和保存等困难,迫使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求有效的血液代用品--人造血液.
1966年,美国医学博士Clark在进行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了盛有氟碳化合物溶液的容器中,3小时后Clark才察觉这个不速之客,将其捞出,结果本应淹死的老鼠仍还活着.这是什么缘故呢?经过研究,Clark发现氟碳溶液含氧量极高,是水的20倍.比血液含氧量高2倍多.Clark意识到氟碳溶液可能是人造血液的理想材料.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盖耶从一只麻醉老鼠身上抽去了90%的血液,代之以一种白色氟碳乳液,麻醉老鼠不仅苏醒且存活了8小时.
1978年日本医生内藤良一用全氟碳奈烷和全氟碳三丙胺的混合物做原料,经乳化制得一种氟碳乳液.在经大量动物实验后,给自己身上注入了50mL,结果没有不良反应.这是人造血液成功运用于临床的第一个创举.1979年,我国也研制成这种氟碳人造血.
1979年日本医科大学将人造血液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从此人造血液被医学界正式认可.人造血液不受血型限制,且易于运输,无毒无菌.但一般人造血液只有运输氧的单一功能,尚无代替“全血”功能的代用品.
依据血红蛋白的特性,科学家也在思考可否将血红蛋白直接注入人体发挥作用.但在早期实验中,将游离的血红蛋白注入患者体内,游离的血红蛋白会发生降解且降解速度很快,导致肾脏严重损伤,并且产生自由基,破坏心脏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必须对其进行改良后才能注入人体.目前,经化学修饰后的血红蛋白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血液的功能包括运输、参与体液调节、保持内环境稳态、防御功能.
(2)掉入盛有氟碳化合物溶液容器中的老鼠没有被淹死的原因是碳氟溶液具有很强的含氧能力,其含氧量比水大10倍,是血液的2倍多,为老鼠提供了氧气.
(3)从人造血液的功能看,它实质是人血组成中的血红蛋白的代用品.
(4)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但游离血红蛋白不能直接注入人体,原因是注入体内后游离的血红蛋白会发生降解且降解速度很快,导致肾脏严重损伤,并且产生自由基,破坏心脏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5)日本医生内藤良一在经大量动物实验后,给自己身上注入了50mL氟碳乳液,对此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说明理由.说明了他具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依据下列几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填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可引发流行性感冒的生物类群是病毒,图中属于该类群生物的是[E].它形态多种多样,结构非常简单,都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部分组成.
(2)A个体十分微小,它们中有些种类具有鞭毛、荚膜、芽孢等特殊结构,但A与B相比较,在其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B有.
(3)微生物中的大多数不含叶绿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有的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靠自己生活.请问B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4)生长繁殖是生物体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微生物往往以惊人的速度“生儿育女”. 微生物的这一特性在发酵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髙生产效率,缩短发酵周期.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B、D、E四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D、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E自我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8.在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气、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如表所示.当环境条件稳定时,温度在10℃左右,下列叙述中符合受试者情况的是(  )
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mL)
来源气温34~38℃气温21~25℃
呼气250350
尿液10001400
汗液1750450
粪便200200
A.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看图回答
(1)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示意图
(2)物质①为二氧化碳
物质②为氧气
物质③为有机物
物质④为水
(3)该叶片除了能进行光合作用外,还能进  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4)小麦种子过密会影响产量,从光合作用的原理解释是影响叶片采光,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如图表示目前我市碳循环的实际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绿色植物(或生产者)是碳循环的重要纽带,因为它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无机盐等,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2)正常情况下,当碳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图中食物链进行流动时,甲、乙、丙三类动物中得到碳量最少的是甲.伴随着碳的传递,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由于分解者(或腐生细菌、真菌分解)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