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动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需要多系统的配合D.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分析 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解答 解:A、做“引体向上”时,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多组肌肉的协作完成,A错误.
B、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
C、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正确.
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正确.
故选:A

点评 各类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动物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为细胞分裂,②过程为细胞分化.
(2)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①(填①或②).
(3)A、B、C三种细胞可以分别构成的组织是神经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相同
B.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越多
C.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恒定不变的
D.生物圈中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大体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越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多
B.对光时要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C.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
D.当光线较强时,用反光镜的凹面对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疾病与其对应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佝偻病--缺乏含锌的无机盐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C.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按序号排列):④①③②.
(2)图一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3)图二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金鱼藻.
(4)图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说出一项措施即可)增加金鱼藻的数量、增加光照强度等.
(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出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说出一项措施即可)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②是细胞体,④是树突
B.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C.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 ③传导
D.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B.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
C.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放学回家,路过某居民小院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猫抓伤了手.请结合下列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明被猫抓时,手立即缩回,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①→②→⑤→⑥→⑦(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2)小明在完成缩手反射的同时,神经冲动还沿着图中③(填序号)传达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痛觉.
(3)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当经过这家小院,小明的心跳和呼吸都会不由自主的加快,这属于条件反射;听到有人说到“猫”也会紧张,这是由于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参与的结果.
(4)小明被抓伤后,家人立即将其带到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保护易感人群,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产生的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