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汕头市中考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角膜、大脑皮层 B.视网膜、大脑皮层
C.玻璃体、视神经 D.晶状体、视网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连云港灌云县圩丰中学七年级上第二次质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遵循的规律是( )
A.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B.绿色植物→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
C.植食性动物→绿色植物→肉食性动物
D.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绿色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绵阳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长翅昆虫少,无翅或残翅昆虫却很多。其原因错误的是( )
A.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长翅昆虫大量迁出
C. 长翅昆虫易被大风吹到海中
D. 无翅或残翅昆虫不易被大风吹到海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绵阳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下列四幅图按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顺序排列( )
A.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传染病,寄生在人体内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是由疟蚊(按蚊类)叮咬而传播,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人口,遭受着疟疾的威胁,其中12亿人生活在高危区,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年,全球疟疾患者是1.98亿,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是58万,其中78%是5岁以下儿童.
资料二 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40%的世界人口处于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恶性疟疾原虫也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1)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和草履虫一样,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 .传播疟疾的疟蚊属于节肢类动物,该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是 .
(2)在资料二中,如果“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后,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体内将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 ,从而获得对疟疾的免疫能力.在治疗疟疾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是 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
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青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门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大约每分钟呼吸16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C.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无需防护
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